《兰陵王》:一腔热血,谱写乱世英雄传奇 (兰陵王入阵曲)
在纷乱复杂的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兰陵王便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英姿飒爽,武艺超群,却因其貌美如花而被世人冠以“面如芙蓉,手如柔荑”之称。这看似柔弱的外表之下,却隐藏着一颗无比坚毅的心,他用自己的热血和忠诚,谱写了一曲乱世英雄的传奇。
一、出身显赫,少年英才
兰陵王名高长恭,出身于北齐皇族,是神武帝高欢的第六个儿子。自幼便聪慧过人,文武双全,素有神童之称。在军事方面,他天资聪颖,善于骑射,武功盖世,曾率军多次击败北周军队,威名远扬。
二、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
兰陵王一生征战无数,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著名的邙山之战中,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斩杀敌军无数,为北齐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此战之后,兰陵王名声大振,成为北齐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三、貌美如花,却身负奇毒
兰陵王不仅骁勇善战,而且相貌俊朗,被誉为“面如芙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如此出众的外表却为他带来了不幸。北齐文宣帝高洋生性多疑,见兰陵王貌美如花,心中忌惮,便赐予他一种名为“金弹丸”的奇毒,令其毁容。自此,兰陵王不得不在战场上戴上面具示人,从此被世人称为“兰陵王”。
四、忠贞不屈,最终被害
兰陵王虽受奇毒所害,但其忠贞不屈之心却始终未变。他尽心辅佐北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天保六年(555年),奸臣和士开诬告兰陵王谋反,高洋大怒,赐死兰陵王。年仅29岁的兰陵王就这样含冤而亡,令人扼腕叹息。
五、后世评价,千古流芳
兰陵王的死,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北齐上下为之震动。后世文人更是对兰陵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唐代诗人李白曾作《兰陵王入阵曲》,赞美兰陵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代词人苏轼也曾感叹:“兰陵王入阵曲,千古名曲也。”
六、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者,高长恭也。貌美如玉,齿若编贝。然性刚烈,善战如神。尝于邙山之战中大破北周军,威名远播。
高洋性多疑,忌兰陵王貌美,赐金弹丸毁其面。自此,兰陵王入阵必戴面具,以隐其貌。
天保六年,奸臣和士开诬告兰陵王谋反,高洋大怒,赐死兰陵王。时年二十有九。
兰陵王死后,北齐上下为之震动。后世文人更是对其赞叹不已,唐李白作《兰陵王入阵曲》以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