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安浅
提起战争,你会想到什么?
是一战凡尔登绞肉机的残酷,还是二战诺曼底登陆的荣耀,亦或是越战、阿富汗战争的血腥?
(越战中一名美国士兵的头盔上写着War is hell——战争即地狱)
然而有一场战争几乎被所有人遗忘了,它就是被史学家称为“史上最没意义的战争”——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中的少年兵)
在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中,伊拉克和伊朗使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一切武器,包括被国际明令禁止的化学武器。战争结束后双方没有任何的领土变更,除了30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还有150万人的伤亡外(其中100万人为平民),两国什么都没有得到。
只耗了个油尽灯枯,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本期影评小派要推荐的这部影片,是2023年由伊朗女导演瑟派德·法塞执导的动画片《警笛》。
《警笛》
The Siren
电影讲述了在阿巴丹围城战中,十四岁的伊朗少年奥米德在经历战火肆虐、亲人离散后,组织邻里朋友乘船逃离战争的故事。
电影的前半场以一种白描手法写实地刻画了战争的变态和荒诞。
(电影《警笛》截影)
上一秒少年们还在足球场嬉戏玩闹,下一秒敌国的导弹就在孩子们的头顶上爆炸。
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在训练有素的伊拉克军队面前一触即溃,很多人连敌人都没有见到,就成了炮火下的冤魂。
(电影《警笛》截影)
现实比电影还要残酷。伊朗军队为阿巴丹解围不久后发起的“胜利攻势”中,伊朗人组织了一万多名十五六岁的伊朗少年去活趟伊拉克军队布置的雷区。这些少年脖子挂着上面发来的用于打开天堂大门的塑料钥匙,高喊着“霍梅尼万岁”的口号,组成队列前赴后继地用身体引爆地雷,为伊朗军队的推进扫平道路。
(电影《我在伊朗长大》中对胜利攻势中活趟地雷的刻画)
奥米德的哥哥也很不幸的成为了成千上万炮灰中的一员。因为是本地人,他分到了一块坟墓,可以入土为安。那些从别处征召来的外乡人就没有这么好运了,他们只能等着亲属赶来认尸。
(电影《警笛》截影)
停尸场上,成百上千的人们在死人堆里不停地翻找着,试图从面目全非的尸体中辨识出亲人的特征。
由于尸体太多,为了防止腐败,只好把它们塞满存放冰淇淋的仓库里,这一幕堪称是全片最令人感到震撼的镜头。
(电影《警笛》截影)
电影的主线是奥米德的成长与抉择。这个十四岁的少年被迫提前长大,融入这场不属于他的战争。
他彷徨过,也盲从过,尽管哥哥一再嘱咐让他远离战场,但他还是挤进了奔赴前线的人群里。见识了尸横遍野,见识了血流成河,所有人都死了,唯独奥米德一枪未发逃了回来。
(电影《警笛》截影)
电影还塑造了许多有趣的支线人物。对神发出质疑的工程师,虔诚的亚美尼亚神父,大腹便便的希腊佬亨利,优雅的歌唱家埃拉赫,还有与奥米德萌发出青涩爱情的少女佩利,每一个人都在这乱世中艰难地活着。
(电影《警笛》截影)
电影进入后半场,节奏变得紧凑起来。给军官送饭时,奥米德得知了家乡随时可能沦陷的情况。无法杀人的他,决心尽全力去救人,他联合其他人修好一艘破烂的兰芝船(一种伊朗民船),希望拯救邻里朋友们逃离这块死地,这更像是一个现代版诺亚方舟的故事。
(电影《警笛》截影)
船只启航后,围城的伊拉克军官发现船上载的都是平民时,向上面请示是否要放行船只,却得到冷冰冰的开火指令,这也是全片最揪心的时刻。
军官故意等船只离开火炮射程后才下达了开火命令,奥米德一行人这才得以逃出生天。
(电影《警笛》截影)
这一段戏其实也有西方神话的影子,本片的英文名《The Siren》国内直译为《警笛》,实际上这个词还有另一层含义,即海妖塞壬。
(电影《警笛》截影)
相传有古希腊有一岛屿上住着海妖塞壬三姐妹,她们用歌声诱惑过往的船员们把船只驶向该岛,最后触礁船毁人亡。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斯为了平安渡过这个海域,命令手下用蜡塞住耳朵,将自己绑在桅杆上,这才没被海妖的歌声影响顺利过关。
(电影《警笛》截影)
帕尔赛罗帕,塞壬三姐妹中的老大,因爱慕着奥德修斯,当他的船只离开后,选择了投海自尽,化作悬崖岩壁。
(电影《警笛》截影)
伊拉克军官的红宝石戒指呼应开头仪式中的那枚戒指。还有他柜子中的埃拉赫照片,暗示他可能与埃拉赫有过一段情,甚至很可能就是佩利的亲生父亲(伊朗革命后不少伊朗人不愿忍受霍梅尼统治,投奔了伊拉克)。
(电影《警笛》截影)
本片中导演刻画了许多战争的残酷,结局还是以一种浪漫主义的方式给这个故事收尾,男主的名字奥米德在波斯语中是“希望”的寓意,战争总有结束的那一天,苦难也是,但希望永远不会终结。
(电影《警笛》截影)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战争中活下去就是胜利,像牲口一样顽强的活下去!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