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徐洪浩饰):国军新一军旅长,骁勇善战、敢打敢拼。(郑洞国诈死)
郑洞国,字益之,湖南醴陵人,1897年出生。早年毕业于保定军校,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第3军参谋长、第18军参谋长、第14师师长、第7军军长等职。
抗日战争期间
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洞国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屡立战功。1938年,他率领新一旅参加武汉会战,在田家镇阻击日军,重创敌军。1941年,他升任新一军军长,参加长沙会战,指挥部队坚守长沙,迫使日军撤退。
血战台儿庄
1938年3月,日军攻占徐州后,继续西进,企图攻占台儿庄。郑洞国率领新一军奉命驰援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在台儿庄战役中,郑洞国身先士卒,指挥部队与日军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台儿庄大捷。这一战役成为抗日战争的重大转折点,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解放战争期间
抗战结束后,郑洞国随部退守西南地区,负责防守川康地区。1949年12月,他率部在西昌机场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后,他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
晚年生活与逝世
1955年,郑洞国授予中将军衔。1971年,他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晚年,他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1991年3月23日,郑洞国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郑洞国的军事思想
郑洞国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以骁勇善战、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著称。他强调以攻为守,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同时,他也注重防守,认为防守是进攻的基础,只有守住阵地才能伺机反击。郑洞国的军事思想对国民革命军抗击侵略、保家卫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世评价
郑洞国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抗日名将,他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骁勇善战、敢打敢拼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军人。同时,他也是一位爱国将领,和平解放后拥护共产党,为国家的统一大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关影视作品
在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郑洞国经常被作为重要人物出现。其中,徐洪浩主演的电视剧《血战台儿庄》中,郑洞国作为主要人物之一,其骁勇善战、指挥若定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