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八百》中人物命运的曲折与坚韧 (解读《八百》心得体会)
电影《八百》讲述的是淞沪会战中,八百名中国士兵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影片中的人物命运跌宕起伏,展现出他们面对苦难的坚韧和不屈。
人物命运的曲折
1. 陈树生: 坚守信念的战士
陈树生是四行仓库守军的连长,也是影片的主角。他原本是一名市井小民,但面对国家危难,他毅然参军。在守卫仓库的战斗中,他临危不惧,带领士兵顽强抵抗日军的猛攻。即便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他依然坚守信念,誓与仓库共存亡。
2. 杨瑞符: 舍身取义的医生
杨瑞符是一名战地医生,在日军炮火下,他奋不顾身地救治伤员。当仓库被日军包围,粮水断绝时,他为了让士兵们活下去,主动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给他们吃。这种舍身取义的精神令人动容。
3. 何香凝: 坚定的抗日后援
何香凝是著名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上海沦陷后,她积极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在《八百》中,她代表着中国人民对四行仓库守军的支持和鼓励。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人物命运的坚韧
1. 顽强抵抗,誓死不退
在日军强大的攻势下,四行仓库守军以少敌多,浴血奋战。他们用血肉之躯抵御敌人的猛烈进攻,用浩然正气激励着全国人民。他们的顽强抵抗,体现了中国军人的坚韧不拔和民族的凝聚力。
2. 不屈不挠,永不放弃
即便身处绝境,守军们也从未放弃希望。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搜寻食物,互相鼓舞士气,坚持到了最后。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 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就能战胜任何困难。
3. 舍己为人,大义凛然
在战乱之中,守军们表现出了舍己为人、大义凛然的精神。他们主动掩护战友,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别人的生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国人的义气和民族情怀。
结语
电影《八百》中的人物命运曲折而感人,展现了他们在苦难面前的坚韧和不屈。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于担当,不轻言放弃。同时,也要铭记历史,勿忘先烈,传承他们的英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