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陈赓大将电视剧》的综合评价:优缺点剖析与观后感
优点
- 还原历史:电视剧忠实还原了陈赓大将传奇的一生,从早期的黄埔军校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全面展现了陈赓戎马生涯中的智慧、勇敢和革命精神。
- 高水准制作:电视剧制作精良,场景恢宏,人物服化道考究,战斗场面真实震撼。演员阵容强大,于和伟饰演的陈赓入木三分,演活了这位传奇将领。
- 丰富人物:电视剧不仅刻画了陈赓这一主角,还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配角。比如老搭档王新亭、机智灵敏的冯鼎、勇猛果断的周希汉,他们活跃在陈赓身边,共同演绎了精彩的革命故事。
- 弘扬革命精神:电视剧通过生动的剧情,传递了陈赓大将等革命先辈的革命情怀、不怕牺牲、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缺点
- 时间跨度过长:电视剧涵盖了陈赓大将一生,时间跨度过长,导致节奏稍显拖沓,有些情节略显冗长。
- 情感戏份偏多:电视剧在表现陈赓革命生涯的同时,也穿插了较多的情感戏份,虽然这些戏份丰富了人物形象,但也可能分散观众对主线的注意力。
- 部分情节虚构:为了戏剧效果,电视剧在一些具体情节上进行了虚构或改编,与真实历史存在一定出入,可能会影响观众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观后感
《陈赓大将电视剧》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优秀历史剧。它不仅生动还原了陈赓大将的传奇一生,也展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情怀。虽然电视剧存在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它仍然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佳作。通过观看电视剧,我们能够更加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电视剧中的故事和人物也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奋斗。
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一部耐人寻味、令人深思、发人深省的巨著,它通过两个家庭悲欢离合、血泪爱恨,展现了二十世纪二十五年里,中国现代史中共产党和国民党这两大政党的成长、发展、合作和斗争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演绎出令人撕心裂肺的父子、母女、兄弟、师生、同学、恋人间的亲情、爱情和友情。
成功塑造了瞿恩、瞿霞、杨立青、杨立仁、杨立华、董建昌等一个个为了拯救中国、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出生入死、执着追求的英雄或枭雄的形象,向世人阐述了理想和信仰是决定人生道路的根本,是奋斗力量的源泉这一深刻的哲理。
理想和信仰是这部剧的第一主题,在那个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非常年代,无数的中华热血青年,为寻求救国救亡的道路,背井离乡、出生入死,追寻革命的真理。
杨瞿两家的儿女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来到黄埔。
在这里他们接受到了不同的教育,遇到了不同的导师,受到了不同的影响。
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树立了不同的理想,接受了不同的信仰,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片中的主角个个都有极高的理想和信仰,无论信仰什么主义,无论在何种危急、复杂的状态下,他们纷争的只有主义的不同,道路的不同,他们坚持的是各为其主,而没有个人的恩怨,没有人格的贬低和污辱。
他们有思想、有气质、有高亢的爱国热情,他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融为一体,执着地追求国家与民族的独立自主、民主自由,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潮流,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栋梁。
剧中主人公杨立青在1925年来到革命浪潮汹涌澎湃的广州时,遇到了两个导师。
一个导师是属于理想主义的共产党人瞿恩,另一个导师是现实主义的职业军人董建昌,董建昌和瞿恩,他们不仅代表着两个党派,更是两种人生态度。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都对杨立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瞿恩是那个年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化身,是集大成者。
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周恩来、瞿秋白的影子,可以看到共产党人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
他信仰的是理想和浪漫,并为了信仰而活着。
正如瞿恩的那句名言所说:理想有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而实现。
瞿恩自己属于后者。
在他那短暂的一生中为实现他的理想,表现出了执着的追求和无畏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连他的敌人都不得不尊敬他,不敢不尊敬他\。
董建昌信仰的是功利和现实,追求的是生存和利益。
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宋希廉、程潜的影子。
他遇事总是先衡量利弊得失,顺势而动,变幻无常。
杨立青在人生道路上还遇到了一个对手,这个对手就是自己的亲哥哥杨立仁。
杨立仁是国民党右派的化身,他标榜的是维护国家利益,而实际维护的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官僚买办阶级的利益,是自己家族、亲人的利益。
立青与立仁各自秉持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家\与\国\的理念,他们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共产党人为全民族劳苦大众谋解放,谋平等,往往需要背叛自己的家族、亲人,舍小家而顾大国。
国民党人要维护自己集团、家族、亲人的即得利益,为不被劳苦大众夺去,断然挥舞屠刀屠杀友人。
一个是为民众甘愿牺牲个人,一个是为个人甘愿牺牲民众。
但杨立仁的信仰之路越走越窄,并最终沦落到理想破碎的悲惨地步,被历史所淘汰。
为了不同的信仰,黄埔的同学们按照\钢刀归钢刀,同学归同学\的信条,或同壕奋战、驰骋疆场,或刀枪相对、血肉横飞,展现出\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侠肝义胆。
瞿恩和杨立华之间的爱情,杨立青与瞿霞之间的爱情,以及林娥与瞿恩、杨立青之间的爱情,无不受到理想和信仰的影响和制约,为了信仰,他们可以相亲相爱、协手并肩,为了信仰,他们可以断然绝裂、分道扬镳。
在物质化的今天,在和平的年代里,在价值观多元取向的现实社会里,还要不要理想和信仰?要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和信仰?很多人是迷茫的。
其实人都是有信仰的,不是信仰什么宗教,就是信仰什么主义,没有信仰的人只能是白痴。
现在很多人说我没有什么信仰,但他们信奉的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遵循的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追求的是\功名利禄,纸醉金迷\,其实他们信仰的就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所以才出现豪富挥金如土,贪官囤金如山、纨绔暴殄天物、小儿不知何为幸福的怪象。
信仰是不能强求的。
信仰的产生和形成,取决于客观环境的熏染和影响,取决于自身的感知和悟性,需要教化和引导。
杨家三兄弟同在一个家庭中生长,他们却加入了不同的党派。
杨立青、范希亮、汤慕禹、穆震方同在一个校园学习,接受相同的教程,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理想是有阶段性、有层次的。
古人讲:\道不同不以为谋。
\国共两党在救国救亡、争取民主自由、国家独立自主方面具有共同的理想,所以才有国共两次合作。
而在国内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方面就有了根本的利害冲突,所以才有了\四、一二\大屠杀,才有了动天地、泣鬼神的解放战争。
杨瞿两家人的恩恩怨怨无不与这理想的分合密切相关。
看完在大结局,关闭电视机,我的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在黑暗中探索,在酷刑下煎熬,在枪林弹雨中冲杀出来的。
是他们在漫长的岁月里凭借真理和奋斗,依靠坚定的信念和无悔追求的夺得的。
我们应该永远牢记列宁的教导:\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仰,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