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 改变中国命运的转折点 (高考1977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引言
中国的高考制度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从1952年的首次举办到1977年的恢复,再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其中,1977年的高考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一座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教育体制的重大变革,也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1977年高考的背景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高校招生工作被取消,代之以“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的制度。这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也阻碍了人才的培养。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重新担任领导职务,开始改革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恢复高考被提上了日程。
1977年高考的改革
1977年8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恢复高考的通知》,决定从当年开始恢复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高考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恢复统考制,所有高中毕业生都可以参加高考。
-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和外语。
- 设立录取分数线,根据考生分数和高校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1977年高考的意义
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一次考试,更是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转折点。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打破了知识垄断:1977年高考打破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的制度,为所有高中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这打破了知识垄断,为社会各阶层的人才提供了上升的渠道。
- 恢复了教育公平:高考的恢复意味着教育公平的回归。所有考生都可以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进入大学,这为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 开启了改革开放:1977年高考是改革开放的先声。它向社会传递了变革和进步的信号,为中国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 改变了中国人的人生轨迹:对于1977届的高考考生来说,这是一次改变他们人生轨迹的机会。通过高考,他们得以进入大学深造,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1977年高考的考生
1977年高考的考生大多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一代人。他们经历了十年的动荡,对知识和教育有着强烈的渴望。为了准备高考,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不分昼夜地复习功课。他们的故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一段感人至深的篇章。
其中,有一个叫张铁生的考生,他来自山西农村,从小品学兼优。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因出身不好而被当作“黑五类”子女。高考恢复后,他不屈不挠,刻苦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张铁生的故事激励了无数考生,成为中国教育精神的缩影。
1977年高考的电影
为了纪念1977年高考,中国拍摄了一部名为《高考1977》的电影。该片于2012年上映,由胡玫执导,陈宝国、李幼斌等主演。电影真实还原了1977年高考的场景,展现了那个时代考生们的故事和精神。该片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一部经典作品。
结语
1977年高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复苏和改革开放的开启。通过高考,中国打破了知识垄断,恢复了教育公平,为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1977届的高考考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
如今,高考制度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所有高中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高考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
1977年的高考,将永远被中国人民铭记。它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里程碑。它的精神和意义,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高考1977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您可以在以下网站免费观看《高考1977》电影的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