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电视剧》:一部史诗般的战争剧,捕捉二战太平洋战区的残酷和勇气 (太平洋战争简介)
HBO制作的《太平洋战争》是一部史诗般的战争剧,讲述了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区的残酷现实。这部备受赞誉的剧集深入探讨了战争对士兵、平民和军人家属的影响。
人物和故事
《太平洋战争》以一众鲜活而复杂的士兵为中心,他们来自美国海军陆战队、海军和陆军。这些角色代表了战争的各个方面,从前线的战斗到后方的指挥和支持工作。
该剧的情节围绕着1942年至1945年的关键战役展开,包括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贝里琉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观众将见证美军和日军的艰苦战斗,以及他们在极端条件下的坚韧和决心。
真实性和历史准确性
《太平洋战争》因其对历史的高度准确性而受到赞扬。该剧的创作者与历史学家和退伍军人密切合作,以确保事件、角色和地点的真实性。
该剧的摄影和战斗场面也令人印象深刻,真实地再现了太平洋战争的残酷。观众将感受到战争的恐怖和毁灭,以及士兵们所面临的难以想象的挑战。
主题
超越战争的行动,《太平洋战争》还探索了一系列深刻的主题,包括:
- 勇气和牺牲: 该剧展示了士兵们在面对逆境时表现出的非凡勇气和奉献精神。
- 战争的代价: 该剧揭露了战争对个人、社区和整个社会造成的毁灭性影响。
- 种族和偏见: 该剧探讨了战争期间存在的种族偏见和歧视,特别是对日裔美国人的偏见。
- 领导力的重要性: 该剧描绘了不同领导者风格的影响,以及他们在激励和团结军队中的作用。
文化影响
《太平洋战争》自播出以来一直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广泛好评。该剧获得多项艾美奖和金球奖,并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战争剧之一。
这部剧集加深了人们对二战太平洋战区的理解,提高了人们对战争残酷和士兵们所面临挑战的认识。它还引发了关于战争、勇气和牺牲的持续对话。
结论
《太平洋战争》是一部杰出的战争剧,捕捉到了二战太平洋战区的残酷现实和士兵们的勇气。这部剧的真实性、历史准确性和深刻的主题使其成为必看的作品,将继续影响和启迪未来的观众。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末期,美军在冲绳岛对日军进行的登陆战役。
冲绳岛因其在日本本土防御中的重要的战略位置,为誉为日本的“国门”,因此冲绳岛登陆战就被称作“破门之战”。
冲绳群岛属于琉球群岛。
由冲绳岛、庆良间列岛、伊江岛等岛屿组成,主岛冲绳岛是琉球群岛的最大岛屿,位于日本本土和中国台湾之间,北距九州630公里。
南北长约108公里,东西最宽处约30公里,最窄处仅4公里,面积约1220平方公里。
人口约四十六万,主要城市有那霸、首里和本部町,冲绳岛北部多山地,南部则是开阔又平坦的丘陵地带,岛的东海岸有两个天然港湾,金武湾和中城湾,日军建有那霸军港,岛上还有那霸、嘉手纳、读谷和与那原四个机场,是日本在本土西南方向的重要海空基地。
冲绳岛上有一种特别的建筑,就是圆形的家墓,用坚固的石料建成,在岛上随处可见,日军稍加改装,就成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在后来的战斗中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1945年初,美军占领吕宋岛及硫黄岛后,为掌握整个琉球群岛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建立进攻日本本土的基地,决定攻占冲绳岛。
日军决心集中使用海空力量,摧毁美太平洋舰队主力于冲绳岛附近海域;以陆军部队坚守冲绳岛,争取时间,加强本土防御准备。
日军守岛部队为第32集团军下辖的2个师和1个混成旅,约8.6万余人,以及海军基地部队和由岛上居民编成的特编团等共10万余人,由牛岛满陆军中将指挥。
防御重点在岛的南部,以首里为核心构筑有牧港、首里两道防线,在西北端八重岳、与座岳地域构筑有第3道防线。
每道防线都依托丘陵地构成多层次的坚固防御阵地。
由战列舰、巡洋舰各1艘和驱逐舰8艘组成的联合舰队第2舰队(司令为伊藤整一海军中将)以及潜艇部队和驻扎在九州、台湾的航空兵部队,担负抗登陆支援与掩护任务。
冲绳岛及其邻近岛屿还有1个鱼雷艇中队和600余艘自杀攻击艇。
美军参战兵力为45.2万人,舰艇1500余艘,飞机2500架。
第5舰队司令R.A.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任总指挥。
担任登陆的第10集团军(司令为Jr.S.B.巴克纳陆军中将),由陆战第3军和陆军第24军组成,辖8个师,18.3万人。
其中步兵第81师为战区总预备队。
由美英两军的航母机动部队,以及美第20、第21战略轰炸部队等,担任掩护和支援。
美军于3月18日开始空袭九州、四国和台湾。
同时,第10集团军各突击梯队进行海上航渡。
23日起,舰载机群和舰炮对庆良间列岛和冲绳岛实施预先火力准备,摧毁岛上部分机场和暴露的防御设施,消灭了日军近海攻击艇队。
26日,在庆良间列岛登陆,取得了舰船停泊场和后勤补给基地。
4月1日晨,开始对冲绳岛实施直接舰炮和航空火力准备。
陆战第3军(陆战第1、第6师)和陆军第24军(步兵第7、第96师)在羽具岐南北9公里地段突击登陆。
当天即有4个师约6万人及大批坦克、火炮上陆,建立了正面14公里、纵深5公里包括两个机场在内的登陆场。
同时,美陆战第2师在冲绳岛东南港川海面实施佯动。
4月4日,美军占领冲绳岛中部地区,将该岛拦腰切断,并开始向北部和南部主阵地发展进攻。
至此,登陆阶段的任务已告完成。
4月6日,日海军联合舰队由日本向冲绳航进,企图与美军进行海上决战。
翌日,美快速航母舰队迎战于九州西南海域。
美舰载机编队击沉日军战列舰、巡洋舰各1艘和驱逐舰4艘,从而解除了海上威胁。
日潜艇部队到冲绳附近活动,由于美军警戒严密而无所作为,除1艘返航外,其余7艘均被击沉。
4月6日至6月22日,日本陆、海军航空兵对美军舰船进行10次大规模攻击,虽取得一定战果,但对整个战局未起决定作用。
美陆战第3军的2个师向冲绳岛北部顺利推进,至4月21日占领该岛北半部和伊江岛。
陆军第24军的2个师向南进攻,遭到日军顽强抵抗,进展缓慢,24日始突破牧港防线。
尔后,美军调整部署,陆战第1师、步兵第77师投入南线作战。
5月4日,日军发动总反击失利,遂收缩阵地。
在美军两翼包围下,于29日放弃首里防线,向南部防线转移。
6月4日,美陆战第6师由牧港海岸向小禄半岛登陆。
17日,美陆战第2师第8团在喜屋武登陆。
18日,美第10集团军司令巴克纳中将阵亡,陆战第3军司令R.S.盖格少将接替其职务。
22日,美军突破日军南部防线。
次日凌晨,日军第32集团军司令牛岛满及其参谋长剖腹自杀。
战役以日军失败告终。
日军死亡9万余人,被俘7400人,岛上居民死亡约10万人,损失飞机7830架,舰艇被击沉16艘、击伤4艘。
美军伤亡7万余人(含非战斗减员2.6万人),损失飞机763架,舰艇被击沉36艘,击伤368艘。
这是美日两军在太平洋岛屿作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损失最重也是最后一次战役。
美军占领冲绳岛后,打开了日本的门户,达到了为进攻日本本土建立战略基地的目的。
此次战役,美军拥有绝对优势兵力,掌握了制海权和制空权,选择了有利的登陆点;但是,战术呆板,畏惧夜战、近战和攻坚,也未及时进行海上迂回。
日军利用坑道和反斜面阵地,抵消美军火力优势,以近战火力和小分队夜间出击,顽强战斗达3个月之久;以“神风”自杀飞机为主击毁、击伤大量美海军舰艇,但陆海军及其航空兵行动不协调,并放弃了水际滩头作战的机会。
冲绳战役,从三月十八日美军航母编队袭击九州开始,至六月二十二日冲绳岛战斗基本结束,共历时九十六天,其中在冲绳岛上的激烈战斗就有八十二天之久,日军包括“大和”号战列舰在内的十六艘水面舰艇和八艘潜艇被击沉,约四千二百架飞机被击落击毁,日军在冲绳岛上的约十万守军,除九千余人被俘外,其余全部被歼,冲绳岛的平民有七万五千人死伤。
美军有三十二艘舰船被击沉,三百六十八艘被击伤,其中有十三艘航母、十艘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和六十七艘驱逐舰遭到重创,损失舰载机机七百六十三架,阵亡一万三千人〔陆军四千六百人,海军四千九百人,海军陆战队三千四百人〕,受伤三万六千人〔陆军一万八千一百人,海军四千九百人,海军陆战队一万三千六百人〕,另有两万六千人的非战斗伤亡。
此役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伤亡最大的战役,因此英国首相邱吉尔认为冲绳战役将以史诗般的战斗,列入世界上最激烈、最著名的战斗而流传后世。
鉴于在战役中所付出的惨重伤亡,美军没有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美军以如此巨大的代价,攻占了冲绳群岛,打开了日本本土的西南门户,取得了进攻日本本土的海空基地,为在日本本土登陆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战役期间美军在冲绳群岛诸岛上建立起的航空基地网,进驻了大量的航空兵力,不仅可以有效地阻截日军来袭的飞机,而且还可以起飞轰炸日本本土的中心地带,进一步加强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
此次战役,日军十万守军,面对美军绝对优势的海空兵力和地面部队,在近乎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持战斗三月有余,显示了日军抗登陆能力之高,战斗意志之顽强,同时日军所采取的战术,也为劣势军队组织有效的抗登陆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日军主要凭借坑道、天然岩洞和山地反斜面阵地,尽量削弱美军的火力优势,并积极开展近战、夜战,组织小部队频繁实施猛烈反击,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虽然守备部队和航空兵力在战役中遭受了严重损失,但为本土防御争取到了宝贵的备战时间,并使美军深刻意识到对日本本土的登陆将遇到更加激烈和残酷的战斗。
美军在作战中比较重视夺取战区制空权和制海权,依靠其绝对优势的海空力量,在确实掌握了琉球群岛的制空权、制海权,切断对守军各种支援,并对登陆部队进行海空火力支援后,才实施登陆,为此,美军以航母编队和战略空军的B-29轰炸机多次袭击日本九州等地的日军航空基地,由于日军在九州地区建有很多机场,而且分布分散,加上防空火力的有力掩护,美军的空袭一直未能将其彻底压制,所以美军的航母编队只得长期停留在冲绳海域,充当登陆编队的屏障,在日军神风特攻队的疯狂攻击下,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美军比较成功的是战役中的后勤保障工作,参战部队总数高达五十余万,所有这些部队的物资供应,从飞机、大炮到炸药和汽油,甚至卫生纸、可口可乐到冰淇淋和口香糖,一切都是经过太平洋从美国本土运来的,工作量惊人之庞大,其中运输船队功不可没,他们冒着被日军潜艇和飞机击沉的危险,克服了潮湿炎热的海域长途航行中的种种困难,将物资源源不断送到前线,为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此外,美军首先夺取庆良间列岛,并将这个群岛建设成后勤前进基地,为参战舰艇提供就近的维修、补给和休整,也是非常明智而卓有成效的。
冲绳战役和前不久进行的硫黄岛战役,使美军深深明白,如果要在日本本土实施登陆,将面对怎样的疯狂抵抗,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估计,日本本土登陆,美军将付出一百万人的伤亡,因此促使美国最终决定对日本使用刚研制成功的原子弹,以尽快结束战争。
《坚不可摧》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
《坚不可摧》改编自劳拉·希伦布兰德的畅销小说《坚不可摧:一个关于生存、韧性和救赎的二战故事》,由安吉丽娜·朱莉导演,杰克·奥康奈尔,加内特·赫德兰主演的战争电影。
影片讲述了二战时空军驾驶员路易和另外两名幸存者因坠机在救生筏上漂浮47天的传奇故事。
故事主人公Zamperini是美国加州意大利移民的第一代后裔。
从小他就精力旺盛,加入学校田径队让他远离了街头的打打杀杀,体育天赋让他破了一些纪录,但更惊人的是,他入选了美国奥林匹克代表团,去参加了1936年在纳粹德国举办的柏林奥运会,并受到了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的接见并与之握手——尽管他的五千米成绩仅为第八。
后来美国加入二战,Zamperini应征入伍成为了空军的投弹手。
执行过几次成功的任务后,他的战机不幸在一次搜救任务中坠毁在了大海中央。
他和幸存者们带着伤痕爬上救生筏,在鲨鱼们和烈日的伴随下,在饥渴和绝望的折磨下,在海上漂浮了47天,终于有人把他们救起——结果是日本海军。
Zamperini又在战俘营里被不断虐待,直到战争结束,他仍然要面临“创伤后压力症侯群”对他的精神折磨,好在他还有关心他的妻子和福音传道者Billy Graham的帮助。
简而言之,《坚不可摧》就是一部平庸的传记片,平庸到每个毛孔里流出来的都是腐败的气味,仿佛是奥斯卡的命题作文, 却由一个小学生来写。
朱莉自不必说,处女作《血与蜜之地》最好看的居然是海报,而到了这部《坚不可摧》,甚至连海报也不好看起来,她关注的倒是一直很一 致,战争、伤痛,做起来却又那么不痛不痒,一点好导演的迹象都不曾流露出来,如今她拉来了科恩兄弟,却成就了最糟糕的科恩。
最糟糕的首先就是剧本,这是一 部流水账式的伤痛史,却配合着莫名其妙的谅解结尾,甚至连唯一改变结构的成长经历都是在两个莫名其妙的剪辑点给硬生生地剪进去的。
故事想象起来应该是传 奇,很振奋人心,一个阿飞少年浪子回头,打破过奥运纪录,参军后海上漂流四十多日被敌军所救,在集中营里遭受苦难奇迹般地生还,多么鼓舞人心啊。
然而你看 电影,一直在渲染的却只是你看我有多惨你又看我多坚强那种老套的让人提不起半点精神的论调,传奇与反思,被掩盖在了刻意的背面。
有关于中途岛的电影 这些都是不错的推荐
1、《中途岛战役》(《Midway》)是1976年由杰克·斯米特执导,Donald S. Sanford编剧,查尔顿·赫斯登、亨利·方达、格伦·福特、三船敏郎等主演的一部电影。
2、《中途岛》是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电影。
讲述了中途岛1942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半年之后在南太平洋爆发,美国海军在中途岛环礁成功击退日本帝国海军舰队的攻击,获得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这场战役被历史学家视为战争的转折点。
3、《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是由日本东映映画制作发行的141分钟传记影片。
该片由成岛出执导,役所广司主演,玉木宏、濑户朝香、香川照之、田中丽奈等共演,于2011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以二战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反战”军官山本五十六在处理珍珠港事件上的苦恼,以及想方设法尽早结束战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