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三: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疑难杂症 (劳动法司法解释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21年12月28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三”),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司法解释三的主要内容
司法解释三共分为五章,分别为总则、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职业安全健康等,共计50条,对劳动合同法中的一些疑难杂症和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司法解释。
一、总则
明确了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适用的范围,以及劳动争议案件中证据分配的原则。
二、劳动合同
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厘清了劳动合同各方的权利义务。
1. 劳动合同的期限
明确了劳动合同期限的计算方式,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的续订问题。
2. 劳动合同的解除
完善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明确了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3. 劳动合同的终止
明确了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以及劳动合同终止后双方权利义务的处理。
三、劳动报酬
明确了劳动报酬的构成、支付方式和调整机制,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权益。
1. 劳动报酬的构成
明确了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组成部分。
2. 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
明确了劳动报酬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支付。
3. 劳动报酬的调整机制
明确了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益的变化合理调整劳动报酬。
四、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
明确了劳动时间的计算方式、休息休假的权利和职工享有带薪年休假的条件,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
1. 劳动时间的计算方式
明确了劳动时间包括正常工作时间和延长工作时间,计算时应当排除吃饭、休息和上下班时间。
2. 休息休假的权利
明确了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安排职工休假。
3. 带薪年休假的条件
明确了职工连续工作满1年后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权利,工作不满1年的职工按工作时间折算享受年休假。
五、职业安全健康
明确了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权益。
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责任
明确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并对职工进行职业安全健康培训。
2. 安全卫生设施
明确了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卫生设施,并保持其正常使用状态。
3. 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
明确了劳动者享有拒绝从事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或者危害自身安全健康的工作的权利。
司法解释三的意义
司法解释三的颁布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 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关系法律体系,为解决劳动争议案件提供了更加全面、系统和权威的司法指导。
- 有效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促进了劳动关系双方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双方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结语
司法解释三的发布实施,为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疑难杂症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认真学习和理解司法解释三,依法规范劳动关系,共同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