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一部刻骨铭心的悲情史诗 (长恨歌原文)

导演7个月前发布 howgotuijian
13 0 0
机灵助手免费chatgpt中文版

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共120句,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这首诗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素材,描绘了两人从相识、相知到被迫分离的悲惨经历,抒发了诗人对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的无限同情和哀叹。

一、相识与相知

《长恨歌》开篇便以华美的辞藻,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初次相遇。玄宗一见贵妃,便为她的倾国倾城之色所倾倒,将其带回宫中,封为贵妃。从此,两人恩爱有加,度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

在白居易的笔下,杨贵妃是一位容貌绝世、性格温婉的奇女子。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让玄宗对她爱不释手。而玄宗也是一位多情的天子,他将所有的宠爱都给了杨贵妃,甚至为她“三千宠爱在一身”。

二、被迫分离

这段神仙眷侣般的爱情却因安禄山之乱而蒙上了阴影。安禄山叛乱后,玄宗仓皇出逃,杨贵妃不幸被乱军所杀。玄宗悲痛欲绝,四处寻觅贵妃的踪迹,最终在马嵬坡得知了贵妃的死讯。

马嵬坡之变,是《长恨歌》中最悲痛的一幕。白居易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玄宗得知贵妃死讯后的绝望与痛苦。他“掩面涕泣,顿失声”,与贵妃的离别,让他痛不欲生。

三、梦中相会

在《长恨歌》的结尾,白居易写道,玄宗在多年后梦见了杨贵妃。在梦中,两人重逢,共叙旧情。玄宗向贵妃诉说了自己的思念之情,而贵妃也表达了她对玄宗的眷念和遗憾。

这梦中相会,既是玄宗对贵妃的怀念,也是白居易对这一段悲恋的感怀。它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命运无常的感叹。

四、悲情史诗中的时代背景

《长恨歌》虽然是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素材,但它实际上也反映了唐朝中后期政治动荡、社会衰败的历史背景。安禄山之乱,不仅导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也动摇了唐朝的根基。在《长恨歌》中,白居易借玄宗与贵妃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对盛唐繁华逝去的哀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涣散的局面。

五、艺术成就与影响

《长恨歌》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杰作,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全诗语言丽丽,音调婉转,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诗歌语言的精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诗中大量运用对仗、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使整个作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长恨歌》发表后,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传唱,成为唐代诗坛上的一座丰碑。它不仅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也对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长恨歌》仍然被人们传诵,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

六、长恨歌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一骑红尘妃子来,无人知是荔枝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版权声明
机灵助手免费chatgpt中文版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