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史诗般的决议,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时间)
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领导层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革命事业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会议背景
遵义会议召开前夕,中国革命处于极其严重的危机之中。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领导层的错误领导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长征途中,党中央和红军面临着严重的敌情、极度的饥饿和巨大的伤亡。党内对中央领导层的质疑和不满情绪日渐高涨。
会议过程
遵义会议是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召开的。会议共进行了三天,主要议程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讨论党和红军的出路问题。在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报告,系统地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提出了纠正“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主张。
经过深入的讨论和辩论,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决议。其中最重要的是:纠正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军事上的冒险主义和组织上的关门主义倾向;确定了毛泽东为党和红军的最高军事领导人;决定红军主力向四川西部的川北川西地区转移。
会议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领导层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革命事业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遵义会议的深远影响
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对于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
- 挽救了党和红军,使中国革命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促进了党内思想路线的统一,凝聚了全党的力量。
- 为党和红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和方针,为长征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