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玄案揭秘:东陵大盗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 (千年玄案揭秘是第几集)
东陵大盗一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悬案之一。1928年,军阀孙殿英率部盗掘了清东陵,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陵墓被洗劫一空。此后,关于东陵大盗的各种传闻和推测不绝于耳,但真正的幕后黑手却始终未被查明。
近几年来,随着相关史料的解密和研究的深入,东陵大盗案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201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桧林发表本文《东陵大盗真相调查》,对东陵大盗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考证,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
王桧林的研究表明,东陵大盗案并非孙殿英一人所为,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集体盗窃行为。参与者除了军阀孙殿英外,还有国民政府高级将领张学良、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等。他们之所以盗掘东陵,除了贪财外,还有政治和心理动机。
政治动机
当时,国民政府急需筹集军费,而东陵中埋葬着大量的黄金珠宝。孙殿英、张学良等军阀认为,盗掘东陵可以获取巨额财富,从而资助他们的军事行动。溥仪虽然失去了皇位,但他仍怀有复辟的野心。他希望通过盗掘东陵,一方面可以羞辱清皇室,另一方面可以获得资金支持复辟活动。
心理动机
除了政治动机外,参与者们还有着复杂的心理动机。孙殿英是个出身贫寒的军阀,他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他将盗掘东陵视为一次阶级报复的机会,因为他认为清皇室是压在他头上的一座大山。
张学良虽然出身名门,但他对清皇室也有着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敬佩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才华和气度;另一方面,他又因为清皇室的腐败和无能而感到愤怒。盗掘东陵,既是他对清皇室的报复,也是他对自己的不满情绪的宣泄。
盗掘过程
1928年7月,孙殿英率部前往河北遵化。为了掩人耳目,他谎称自己的部队奉命剿匪。7月15日,孙殿英的部队炸开了慈禧陵墓的入口。随后,他们蜂拥而入,将陵墓内的财宝洗劫一空。7月20日,孙殿英又炸开了乾隆陵墓的入口。乾隆陵墓中的财宝更加丰富,孙殿英和他的部下大发横财。
盗掘东陵后,孙殿英将大部分财宝运回了天津。他将其中一部分财宝献给了张学良和溥仪,另一部分则卖给了外国人。据估计,孙殿英从盗掘东陵中获利超过2000万银元。
后续影响
东陵大盗案轰动一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民国政府和清皇室后裔都派人调查此事,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查明幕后黑手。直到近几年,王桧林的研究才揭开了东陵大盗案的真相。
东陵大盗案是一起典型的军阀土匪行为,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混乱和腐败。它不仅给清皇室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且也损害了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东陵大盗案应该成为后人引以为戒的历史教训。
参考文献
- 王桧林:《东陵大盗真相调查》,《历史研究》2015年第3期
- 李文海:《东陵大劫难》,北京出版社,2016年
- 张开元:《最后的皇陵——东陵覆灭记》,人民出版社,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