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碧连天:荡气回肠的时代史诗,谱写国恨家仇 (芳草碧连天是哪首歌的歌词)
当历史的钟声在中华大地上回响,一首动人心魄的时代史诗《芳草碧连天》应运而生,以其荡气回肠的旋律和感人肺腑的歌词,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谱写了一曲国恨家仇的悲壮颂歌。
背景
《芳草碧连天》问世于1949年,由著名音乐家张鲁创作,收录于《新四军战歌选集》中。彼时,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国共内战一触即发。歌曲以一个四位新四军战士的故事为线索,展现了他们在战争年代的悲壮经历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歌词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人生聚散苦匆匆,此恨何时已 但愿长醉不愿醒,微风吹动愁人心
意境
《芳草碧连天》歌词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芳草碧连天:象征着辽阔壮丽的中华大地,饱经战火摧残,却依然生机勃勃。晚风拂柳笛声残: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战士们离别的悲愁。夕阳山外山:暗示着战争的无情和时间的流逝,战士们前途未卜。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表达了战士们对失去战友的痛惜和对未来的迷茫。一瓢浊酒尽余欢:写出了战士们在离别之际的豪情壮志,尽管前路艰险,但他们依然抱有必胜的信念。今宵别梦寒,人生聚散苦匆匆:抒发了战士们对亲人朋友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此恨何时已:表达了战士们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兴旺的渴望,以及对战争带来的创伤的愤慨。但愿长醉不愿醒,微风吹动愁人心:表现了战士们对战争的厌倦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旋律
《芳草碧连天》的旋律婉转悠扬,饱含深情。主旋律反复出现,形成鲜明的记忆点。歌曲的尾声处,曲调逐渐低沉,似诉说着战士们内心深处的悲壮与不甘。
影响
《芳草碧连天》一经问世,便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唱,成为抗战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歌曲不仅鼓舞了前线战士,激励他们英勇抗敌,也唤醒了国人的爱国热情,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精神基础。
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芳草碧连天》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歌曲,在学校、部队和社会各界广泛传唱。歌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成为不可磨灭的文化遗产。
结语
《芳草碧连天》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时代史诗,谱写了国恨家仇的悲壮颂歌。歌曲以其朴实的歌词、悠扬的旋律和深刻的意境,跨越时空,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和平年代,它继续提醒着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