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娱乐2个月前发布 howgo
20 0 0
机灵助手免费chatgpt中文版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韩国的电影圈很“热闹”。

先是《波哥大》票房惨扑,主演宋仲基在影片宣传活动现场哽咽落泪:“真的很难过。”

转头,就被韩网嘲讽“卖惨”。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宋仲基)

另一边,宋慧乔新片《黑修女们》试映期间被曝出“厌女”和“歧视女性”,遭到抵制,闹得沸沸扬扬。

影片上映后,累计观影人次仅166万,远低于预期。

真没想到,都2025年了,还能看到曾经的“双宋CP”“联手”贡献话题热度。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黑修女们》剧照)

还有更“抓马”的。

曾执导过《局内人》《南山的部长们》等高分影片的禹民镐回归,新片在去年12月上映。

卡司阵容相当强。

“国民男神”玄彬领衔,还有朴正民、赵祐镇、全余赟、李栋旭 、刘在明、朴勋等影星。

就连青龙奖影帝郑雨盛都来客串了一把。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结果呢,影片上映不到两个月,以490万观影人次亏本收官,匆匆上线流媒体。

不禁想问,韩国电影这是怎么了?

票房持续性的萎靡,究竟是市场的原因,还是影片质量出了问题?

难不成那一句“韩国电影快要消失了”已经从“狼来了”的危言耸听变成了现实?

今天,就借这部新片,简单说一说。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片名本身就让小派产生了许多情感与共鸣——

《哈尔滨》

Harbin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先期票房一路高歌,首日以38.15万观影人次夺得单日票房冠军,同时超过《首尔之春》《破墓》等影片的首日票房成绩。

次日累计观影人次突破100万,是韩国历年冬季上映的电影中最快获得该成绩的作品。

韩国媒体和观众寄予厚望,认为该片会成为下一部“千万电影”。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如刚才所说,票房最终惨淡落幕。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剧照)

名导新作、卡司强大,更重要的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也是韩国影视中经常出现且被观众津津乐道的“抗日”题材。

主角还是一名对抗外侮、争取独立的英雄。

各种buff叠加,怎么就适得其反了呢?

01

民族英雄

1909年10月26日,大韩义军总参谋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刺杀了日本前首相、时任朝鲜统监的伊藤博文。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改造前的哈尔滨火车站月台上保留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事件发生地”

三角形框内为安重根射击点,

圆形框内为伊藤博文中枪点)

伊藤博文——中日甲午战争的始作俑者,逼迫清政 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

又在日俄战争后,进一步侵略朝鲜,逼迫后者签订丧失主权的《己巳条约》,意图永久控制朝鲜半岛。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伊藤博文真实影像与本片剧照)

为了抗击外侮,斗争救国,争取民族独立,更为了严惩这个挑起东亚一系列战争的祸首。

安重根实施了刺杀行动。

事后被捕,被判绞刑,于1910年在旅顺慷慨就义。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安重根真实影像与本片剧照)

安重根殉国后,当时的中国政要名流纷纷撰文讴歌他的爱国之举。

周总理曾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朝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是20世纪初安重根在哈尔滨刺杀伊藤博文开始的。”

2014年,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在哈尔滨落成。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火车站旁的安重根纪念馆)

在哈尔滨的兆麟公园内,存有安重根的手书和他特有的“断指掌印”。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兆麟公园内)

在韩朝两国,他是“烈士”,也是“民族英雄”。

可是,本片却非常“大胆”地采取了某种意义上的“反英雄叙事”。

将主人公设定成了一个颇为“圣母”的角色。

影片开场,义军将士正在给安重根(玄彬 饰)“开会”。

原因是一个月前,与日寇的一场战斗中,他自作主张,放走了日军俘虏。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截影)

被“优待”的俘虏前一刻在干什么?

在持刀疯狂斩杀,活生生地把一名义军士兵的头颅割了下来。

现在,你和他讲“活着回去”?

众人反对,这无异于放虎归山。

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怎能心慈手软。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截影)

果不其然,被放走的日寇军官带部队反攻。

义军死伤惨重,几乎全军覆没。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截影)

这还不算完,义军内部可能出现了叛徒,要彻查。

安重根坚决反对,表示不能平白无故地怀疑自己的同志。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截影)

接下来,叛徒被揪出,理应铲除。

安重根又替叛徒求情。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截影)

编剧和导演或许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现主角的有血有肉。

让安重根看起来并不只是一件冰冷的刺杀工具。

但,刻画出来的却是优柔寡断、窝窝囊囊。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截影)

另外一方面,本片也在探讨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感”。

在日寇的铁蹄之下,从事独立抗争,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安重根等人不得不在山林间打游击战,吃不好穿不暖,背井离乡,逃避躲藏。

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受伤、死亡……

有时,甚至对“独立运动”产生了动摇和怀疑。

一语双关:现实中的迷路与精神上的迷茫。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截影)

这本应是个不错的切入点,可以进行一些人性方面的探讨与反思。

但,被拖沓的节奏和无用的剧情搞砸了。

开篇就用了近20分钟开会,之后安重根断指明志,决意刺杀伊藤博文。

这种情感衔接实在太过突兀与生硬。

所有角色都非常扁平化,既无个性特点,也无人物弧光。

因此,当安重根就那么“顺利”地持枪扣动扳机,高喊“大韩独立万岁”完成刺杀行动时。

竟真的让人感到出戏。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截影)

02

剧情降智

说实话,这类历史题材的影片并不好拍。

因为观众已经知道了“谜底”,即刺杀行动一定会发生,也一定会成功。

那么,如何有效地搭建剧情很重要。

本片也这么做了,却显得太过降智。

起初,义军经过研究,准备用炸药在炸毁伊藤博文乘坐的专列。

他们来到了中国境内寻求帮助。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截影)

毫不夸张地讲,小派看到这广袤的沙漠和字幕“满洲”的时候,完全惊呆了。

一部名为《哈尔滨》的影片,在拉脱维亚、蒙古国取景也就算了,竟然还把中国东北的地理环境臆想成这个样子?

咱们再“严谨”点看待这个问题。

历史上的满洲是指黑吉辽三省加上内蒙古东部,这个区域内有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

可沙地和沙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凭空出现大漠景象是闹哪样啊。

为了搞出苍凉壮阔的氛围,连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都不顾了?

此处郑雨盛出场,饰演一名厌倦了打打杀杀,改行当了马匪的前义军成员。

依旧是对希望的幻灭,依旧是战斗带来的PTSD……

依旧,对剧情推进毫无作用。

打了个酱油,影帝退场。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截影)

安重根等人刚带着炸药回到海参崴,日军就杀到了。

领头的,是安重根放走的那名军官。

又得指挥军队,又得搞情报工作,这反派真“忙碌”。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截影)

更离谱的一幕上演了。

计划炸毁整趟专列的炸药,威力就这么一点?

莫不是被马匪大哥坑了吧?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截影)

刺杀倒计时营造紧张感,用抓内奸搞出悬疑气氛。

但叙事松散,让这一切显得太套路了。

总之,整部影片乏善可陈。

除了角色时不时地凹造型,和零星点缀些或彷徨或坚定的内心情感以外,全片都陷入了一种“没故事可讲”的状态。

票房直落,口碑扑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03

堵心之作

韩国人拍“抗日”,向来有一套。

《鸣梁海战》,用磅礴的战争场景重现“壬辰倭乱”中气势恢宏的浴血战役。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鸣梁海战》截影)

去年韩影票房冠军《破墓》,融合了“悬疑惊悚”“阴阳风水”“都市传说”等元素,把“主旋律”玩出花样。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破墓》截影)

还有2017年上映的《暗杀》,主题和《哈尔滨》很像,也是刺杀。

但前者做到了票房口碑双收。

区别就在于剧本的优劣和拍摄的用心与否。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暗杀》截影)

韩奸在法庭上振振有词,可面对曾经被自己出卖的队员,马上变得胆怯。

“因为我不知道啊!”

不知道会光复,不知道投靠的日本主子会投降。

反派的诡辩与心虚,不靠简单的脸谱化来传达。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暗杀》截影)

对叛徒应该怎么是什么态度?

格杀勿论。

不管过去多少年,不管你换成什么嘴脸什么身份,都逃不脱正义的制裁。

杀伐决断,这才是革命者,独立斗士的气质。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暗杀》截影)

而在《哈尔滨》中,叛徒因为主人公的“圣母心”,幡然悔悟,杀掉反派,与战友策马扬鞭而去。

这种强行“包饺子”的结局是否有些不太走心?

回到最开始关于韩国电影的问题。

不能否认的是,由于市场萎缩、好莱坞影片倾轧、Netflix等外国资本的冲击,正在让韩影遭遇“灭顶之灾”。

明星、演员开始转投OTT平台,拍剧赚钱。

但真正的危机,或许是来自于“用心之作”的缺失。

作品同质化,套路化严重。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哈尔滨》截影)

就拿《哈尔滨》来说,某些细节能看出来导演是抱有雄心的,试图把个体命运与宏大历史背景相结合。

可是,孱弱的剧本完全支撑不起这样的议题。

影片质感显得空洞而悬浮。

反观《暗杀》,几句简单的台词,就让信仰的坚定跃然纸上。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暗杀》截影)

更不必说,穿插其中的一些有趣段落,让严肃庄重又不无悲情的故事,也能透出些许轻松。

电影《哈尔滨》口碑票房双扑,男神也演烂片?

(《暗杀》截影)

看完《哈尔滨》,小派只想说——

真的有点堵心。

倒不全然是因为城市的情怀,更多的还是源于对影片的失望。

如今的网络时代,信息差在缩小。

看得多了,口味自然会变刁。

用心,还是套路,观众也能感受到。

希望能少一些“堵心之作”,多一些真诚与惊喜。

靠什么去点燃观影热情?答案不言而喻。

图源于网络 / 图片

软饼干 / 作者

© 版权声明
机灵助手免费chatgpt中文版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