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石头》:黑色幽默下的荒诞与荒唐 (疯狂的石头免费观看在线完整版)
2006年,一部名为《疯狂的石头》的电影横空出世,凭借其独特的黑色幽默和荒诞的情节,一举成为当年的票房黑马。这部电影也让导演宁浩被人所熟知,并开启了中国黑色幽默喜剧的新篇章。
荒诞的情节
《疯狂的石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的故事。这块翡翠被一个名叫包世宏(郭涛饰)的商人从缅甸偷运回国,并藏在了重庆的一座废弃工厂里。同时,一群小偷也得知了这块翡翠的消息,并打算伺机将其盗走。一场围绕着这块翡翠的荒诞闹剧由此上演。
影片中的人物各有特色,却都自带一种荒诞气质。包世宏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商人,为了得到翡翠不择手段。小偷们则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江湖人物,他们为了盗取翡翠而设下了重重陷阱。影片中还有许多其他人物,如负责看管翡翠的保安队长(黄渤饰)、误打误撞卷入其中的摩托车贼(刘桦饰)等,他们都为影片的荒诞色彩增添了一抹浓墨重彩。
黑色的幽默
《疯狂的石头》的黑色幽默体现在影片的各个方面。影片的台词中充满了黑色幽默,如包世宏那句经典的台词:“小孩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影片中的许多情节也充满了黑色幽默,如小偷们盗取翡翠时闹出的种种笑话、包世宏为了得到翡翠而杀人灭口等。
黑色幽默赋予了《疯狂的石头》一种独特的魅力。它让影片不再仅仅是一部喜剧,而是一部带有思考意味的荒诞喜剧。影片通过黑色幽默,揭示了人性中贪婪、自私、虚伪等丑恶的一面,同时也让人们在笑声中体会到人生的荒诞与无奈。
荒诞与荒唐
《疯狂的石头》的荒诞与荒唐不仅体现在情节和人物上,也体现在影片的整体氛围中。影片的场景大多选在重庆的棚户区和废弃工厂,这些场景本身就有一种荒凉、破败的感觉。影片的配乐也以电子音乐为主,营造了一种诡异、不安的气氛。
荒诞与荒唐交织在一起,让《疯狂的石头》成为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影片的荒诞情节和人物让人忍俊不禁,而影片中所流露出的黑色幽默和人生思考却让人回味无穷。
结语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经典的黑色幽默喜剧。影片以其荒诞的情节、黑色的幽默和荒诞的氛围,为观众奉献了一次别样的观影体验。影片上映16年来,依然被观众们所喜爱,并被视为中国黑色幽默喜剧的里程碑之作。
野蛮生长的城市,一块石头引发的疯狂,孕育出独特的黑色幽默
提起重庆,你会想起什么?是被称为“小香港”的繁华夜景,还是酷热难耐的夏天,或是各种 旅游 网红打卡地?这些都是外地人眼中的现代化重庆映像。
而在重庆内地人眼中,一定还有着曾经的那个“土酷”味,江湖味的重庆。
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正是描绘了一个这样的重庆,一个充满“黑色幽默”的别样都市。
有人称本片为中国版的《两杆大烟枪》,对此我并不是很赞同。
我更认同这是导演宁浩自己对于幽默和城市文化深度理解下创作的新型中国电影类型。
我认为宁浩对于城市是有迷恋情节的,不管是在《疯狂的石头》还是《巴依尔的春节》中,都能看到宁浩对于城市文化炉火纯青般的拿捏。
所以我想讲讲从这部电影中看到的幽默故事以及取景地重庆对于黑色幽默的孕育。
黑色幽默诞生于60年代,它是一种荒诞、病态的特殊幽默形式,通常将幽默建立在痛苦上,产生一种荒诞的不对称,有着透露出绝望感的滑稽喜剧效果。
打个比方,一个劫匪绑架了一个人,劫匪打电话给他的家人叫交赎金10块,而家人却说:你们撕票吧。
在这个笑话中,通过一种低廉赎金和撕票的冲突,最后营造出了被绑人的绝望感,而观众则会被这个病态的笑话逗笑,这就是黑色幽默。
自黑色幽默成体系以来,就诞生了大量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比如《低俗小说》《落水狗》《猜火车》…这些外国影片中的黑色幽默大多建立在帮派火拼、分赃不均等情节故事下。
在国内,黑色幽默有了更符合国情的剧情,《让子弹飞》中达官显贵的明争暗斗,《邪不压正》中的抗击日军,以及《疯狂的石头》中各种底层小人物的勾心斗角。
宁浩则是在影片中把各种人物的心理揣摩透彻,每个人心中的阴暗和不光彩都暴露在镜头下,搭配出别样的风采,也就是片名中的“疯狂”。
①语言
幽默的信息密集度很大,需要一种高效率的表达,而语言就是最好的载体。
宁浩选择在重庆拍摄影片其中一个因素就是重庆话。
重庆话的快节奏,气势逼人的语调,更是给“黑色幽默”元素锦上添花。
影片中的台词有着反讽风格,这正是幽默的形式之一。
三人组老大叫“道哥”,意思是讲道义的大哥。
然而他在关键时刻总是能出尔反尔,背叛道义:被困在下水道里的黑皮好不容易给他打通了求救电话,他却直接挂断。
在翡翠被盗后,包世宏声嘶力竭的大吼:“公共厕所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国际大盗麦克去商店买绳索,用来像007那样吊取在空中偷翡翠。
奸商一边给麦克说真正的保质保量,一边又趁他不注意剪短了绳子。
后来麦克在即将偷取到翡翠时却差了几厘米,只能骂骂咧咧地尴尬悬在空中。
这几处处语言搭配上剧情正是黑色幽默的完美形式,有冲突,有荒诞,有绝望,一个人的快乐正是建立在另一个人的痛苦之上。
②多线性叙事
本片被人说抄袭《两杆大烟枪》的又一个原因就是多线性叙事结构。
翻开电影史,优秀的喜剧片大多伴随着这样的叙事结构,这并不能说是抄袭。
那么为什么喜剧片都爱用多线性叙事?
非线性叙事指的是多个故事主线共同推进,在剧情上更加复杂和充满变化,需要导演极高的场面调度和优秀剧本加持。
多线性叙事能把各个互相无关联的角色一步步的安排在一起,制造一种戏剧性的冲突。
宁浩在之后的《疯狂的赛车》中也用了这样的拍摄手法,并且也是制造出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何为“疯狂”?就是超出常人意料之外的难以理解的行为。
在本片中,多线性叙事手法中单独观看每个人的主线,都会感受到这样的疯狂。
包世宏每次都与盗贼擦肩而过,甚至兜兜转转一大圈做了许多无用功才突然醒悟。
三人组在对着墙上的地图安排偷盗计划,隔墙的包世宏却在钉图钉。
多线性叙事能让事情在已发生的情况下,朝着让观众觉得不可思议的方向进展,并且发生后似乎觉得又是合理的。
影片中的黑色幽默还有众多要素,比如小人物式的英雄塑造,反英雄人物的勾心斗角…要将这些完美的融合到剧情中,还需要一个黑色幽默的孵化场,宁浩选择的是重庆。
重庆是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众多摩天高楼耸立,各种产业在这里发展,长江和嘉陵江在这里交汇,有众多的港口,孕育了重庆独特的码头文化,充满了江湖气息。
光着膀子的纤夫拉着绳索,穿着胶鞋的棒棒挑着扁担,这和重庆的现代化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重庆是一座“野蛮生长”的城市,看似没有规则,但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又互不打扰。
和文化丰富度相匹配的还有重庆独特的地形。
一开始三人组招摇撞骗的场景就发生在轻轨,谢小盟搭讪的场景则在长江索道上。
重庆以山城著称,高低错落的地形让这座城市风影别样有趣。
影片最后黄渤拿着面包飞奔的公路,正是重庆的融侨半岛立交桥,独特的环形公路搭配上戏剧的追逐戏,算得上名副其实的“疯狂”。
而影片整个故事的主角——翡翠,则是在重庆的寺庙:罗汉寺中。
一切激烈的角逐都发生在这个充满禅意的地方,一切偷盗都发生在罗汉佛的眼皮底下,白天这里游人祭拜,晚上这里暗藏风云。
再次对应了黑色幽默风格。
当年媒体采访宁浩,问他为什么选择在重庆拍摄,他说:“这个地方适合这样的故事情节,这个故事我们觉得很荒诞,所以太新和太久的地方都不行,最合适的是新旧参半的城市,重庆很合适。
”重庆确实是这样的一座城市,变化迅速,又有新旧文化和建筑并存,有一种“土酷”风格,适合“黑色幽默”的发展。
《疯狂的石头》看似是一块翡翠引发的疯狂故事,其实它也在表述着,在迅速变化的城市中各种人物的遭遇和发展,有人迷茫,有人疯狂,有人傻笑。
黑色幽默离我们也并不远,在信息不对称的时代总有属于我们的痛苦,而在一些清醒的“观棋者”眼中,我们又会不会像影片中包世宏那样,迷茫的在困境圈中转圈?
文|胡话影视
编辑|叶黄知秋
疯狂的石头迅雷下载
下载地址:影视简介: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前所未有的现代喜剧,故事由一块在厕所里发现的价值不菲的翡翠而起。
重庆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在推翻旧厂房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为经济效益特此搞了一个展览,希望卖出天价以改善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的局面。
不料国际大盗麦克与本地以道哥为首的小偷三人帮都盯上了翡翠,通过各自不同的“专业技能”一步步向翡翠逼近。
他们在相互拆台的同时,又要共同面对工艺品厂保卫科长包世宏这一最大的障碍。
在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的较量及真假翡翠的交换之后,两拨贼被彻底的黑色幽默了一把。
国产值得看懂的b级电影
国产值得看懂的B级电影:《疯狂的石头》《疯狂的石头》是一部具有黑色幽默风格的国产B级电影。
它以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为线索,展现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情节。
这部电影的成功在于其巧妙地结合了地方特色和国际化的喜剧元素,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先,这部电影在角色塑造上有着出色的表现。
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动机,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观众可以在这些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更容易产生共鸣。
其次,《疯狂的石头》在剧情设计上非常巧妙。
电影通过多线叙事的方式,将各个角色的故事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且富有张力的故事网络。
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猜测和期待,这使得电影的观赏性大大增强。
此外,《疯狂的石头》还通过精彩的剪辑和配乐,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电影中的许多经典场景和台词都成为了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这部电影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总的来说,《疯狂的石头》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国产B级电影。
它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贪婪、诚信和友谊的故事,让观众在欢笑中思考人生。
这部电影不仅具有很高的娱乐性,还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值得一看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