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到剧情,惊艳全场的韩剧大赏:不容错过的几部精品之作 (从视觉到剧情的成语)
韩剧作为亚洲影视领域的领军者,以其精良的制作、扣人心弦的剧情和养眼的演员阵容而闻名。下面我们精选了几部近年来不容错过的韩剧精品,从视觉效果到剧情内容,都保证让您惊艳全场。
视觉盛宴
《阿斯达编年史》
- 奇幻史诗巨制,宏伟的场景和精细的特效令人叹为观止。
- 由宋仲基、金智媛等实力派演员主演,演技精湛。
《爱的迫降》
- 浪漫爱情与政治悬疑交织,风景如画的瑞士和朝鲜平壤成为视觉焦点。
- 玄彬、孙艺珍这对国民情侣搭档,颜值和演技双双在线。
《王国》
- 丧尸题材的古装剧,视觉效果震撼人心,将传统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
- 朱智勋、裴斗娜等实力派演员联手打造,气氛诡异紧张。
扣人心弦
《梨泰院Class》
- 热血青春与商战斗争交相辉映,剧情紧张刺激,人物刻画生动。
- 朴叙俊、金多美等年轻演员担纲主演,演技爆发,感染力十足。
《夫妻的世界》
- 狗血伦理剧的天花板,揭露婚姻的残酷与人性的幽暗,引发广泛共鸣。
- 金喜爱、朴海俊等中生代演员倾情演绎,演技令人拍案叫绝。
《秘密森林》
- 政治悬疑剧的巅峰之作,烧脑的剧情发展,层层递进的推理过程。
- 曹承佑、裴斗娜、李浚赫等实力演员同台飙戏,演技张力十足。
养眼盛宴
《太阳的后裔》
《太阳的后裔》
- 军旅爱情剧的代表作,宋仲基和宋慧乔这对高颜值情侣吸睛无数。
- 剧情感人肺腑,爱情与战争的抉择令人泪目。
《鬼怪》
- 奇幻爱情剧的典范,孔刘、金高银、李栋旭等俊男美女齐聚一堂。
- 唯美唯幻的画面,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令人沉醉其中。
《Vincenzo》
- 爽剧的天花板,宋仲基化身意大利黑手党律师,魅力无穷。
- 剧情悬疑刺激,正义与邪恶的对决令人拍手叫好。
结语
以上精选的韩剧精品,从视觉效果到剧情内容,都堪称业界典范。无论您是喜欢奇幻史诗、浪漫爱情、政治悬疑还是养眼盛宴,都能在这些剧集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心头好。快快收藏起来,开启一场韩剧的饕餮盛宴吧!
“零差评”的韩剧,部部都是经典,你看过几部?
没有“零差评”的韩剧,差评较少的韩剧倒是有很多,下面盘点一下。
1、来自星星的你
由金秀贤和全智贤主演的《来自星星的你》,这部剧也正是带火了韩流,而且当时这两位主演在中国娱乐圈也是非常火爆的,而且这部剧在播出之后也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成绩,甚至可以说是风靡整个亚洲。
2、《城市猎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城市猎人》这部韩剧,这部剧是由李敏镐和朴敏英主演的,两个人都是韩国娱乐圈中的人气演员,这部剧在刚开始播出的时候,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几乎是零差评的。
3、《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
由孔刘、金高银、李东旭、刘仁娜主演的《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该剧以东方传说为主题,除了主线的鬼怪和小新娘,副线都诠释得很好的一部剧。
sunny和阴间使者的这一条感情线,是我整部剧看下来被虐得体无完肤的一部分。
这部剧甜中有虐,让人欲罢不能。
在当时掀起了一阵鬼怪的热潮,很多的图片上都P上一把宝剑。
4、《主君的太阳》
是一部题材比较特殊的韩剧,名字叫《主君的太阳》,这部剧在网络上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一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一点恐怖,但是剧情越到后面越非常气人,可以说是一部新概念题材的搞笑恐怖片,看过这部剧的人都是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韩剧《夜行书生》值得一看吗?
《夜行书生》豆瓣7.0分,在韩国播出时的综合收视率为7.44%,但在2015年的MBC演技大赏收获三个奖项。
如果你本身对韩剧接受度比较高,那么《夜行书生》是值得一看的。
一、韩国古装、漫画改编、吸血鬼,题材很有新鲜感。
剧情主要讲述女主角女扮男装当书商,与行侠仗义的神秘书生相识,书生真正身份是吸血鬼,他们都被卷入到善恶两派吸血鬼之战。
既有甜蜜又阴森的爱情,又有悬疑故事,而且本身也有原著粉的基础,所以即使收视率普普,话题度还是有的。
二、女主角李侑菲知名度不高,但男主角曾经非常红。
李准基2006年因《王的男人》大爆,男生女相、单眼皮刷新了当时的审美潮流,2012年退伍之后忽胖忽瘦,虽然人气没能重回巅峰,但是他一直尝试多种戏路,潜心磨砺演技,作品的口碑一路向上。
剧中主要的两个男吸血鬼都非常迷人,除了李准基,男二是模特出身的李秀赫,肤白腿长高冷派,外形、表情和气质都很符合剧中的人设“吸血鬼第一美男”。
三,现在韩国迷你剧一般以16集居多,《夜行书生》有20集,单集60分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剧情拖沓的小毛病,但也由于篇幅加大,可以有空间把故事讲得更加饱满,有更多情绪的铺垫。
吸引鬼和人类谈恋爱,注定是一边发糖,一边下刀子,但最终以甜蜜大结局收官。
《恶之花》热播:不再风花雪月是韩剧的转机岔路
这几个月,高分韩剧频频出现。
不论是接档《没关系是精神病》的《恶之花》,还是时隔三年推出第二季的《秘密森林》,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开局就在豆瓣取得了9.0的高分。
尤其是上周完结的《恶之花》,虽然结局不尽如人意,但是纵观整部电视剧,编剧设计的剧情毫无拖泥带水,不落俗套的剧本设计。
虽然烂尾,但仍然瑕不掩瑜。
这部剧的出现,在韩剧发展的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韩国,离不开的正是“韩流”二字。
起源于韩国围棋的韩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韩国“文化立国”的口号,以及香港流行文化,台湾流行文化衰退的背景下,在中国、日本乃至整个亚洲都掀起了一股浪潮,并成为仅次于欧 美文 化的第二大外来文化。
作为韩流中最具影响力的韩剧,自然也被广泛关注。
在1962年推出的第一部韩剧《我也要做人》,虽然被寄予厚望,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不要说打开亚洲的市场了,仅仅是在本国,这部电视剧也是反响平平,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
中国人开始接触的韩剧,是在三十年后,由崔真实、崔秀宗与李应京等人主演的《嫉妒》。
这部作品曾在韩国创下了最高收视率的记录,并且是崔真实生前的巅峰之作。
在中国也有不小的影响,不少观众在电视机前也为夏静与英浩二人的爱情发展提心吊胆,啼笑皆非。
《嫉妒》的登场,逐渐打开了韩剧在国内的影响力。
之后的1997年,《星梦奇缘》的播出与引进,让安在旭成为第一个打开中国市场的韩流明星。
两年之后,安在旭与金喜善出演的《泡沫爱情》将韩剧的影响力推向了高潮。
其中的“白血病”开启了韩剧的虐恋模式,自此之后虐恋模式的爱情电视剧成为了热门韩剧的一大定式。
之后韩剧一路高歌,在虐恋模式之间不吃香的情况下,灰姑娘与财阀、与明星的恋爱成为了韩剧模式的标配。
在这几年,以张娜拉、Rain为首的明星知名度日益提升。
同样的,韩剧也凭借裴勇俊、李英爱等明星,创下了出口额增长30%到40%的佳绩。
好景不长,佳绩没能维持多久。
一成不变的韩剧逐渐被人厌倦,在2007年对于韩剧的厌倦心态达到了一个顶点。
在2007年6月的上海电视节中,韩剧节目对华销售额为650万美元,同比下降了30%左右。
韩剧的衰退并不只是在中国市场,作为韩剧出口市场第一的日本,韩剧也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日本,韩国三大电视台对日本出口电视剧金额同比增长仅仅5%,与2002-2008年间大幅度增长的局面全然不同。
另外,曾经设置专门时间段,全面播放韩剧的日本电视台,也逐渐减少了韩剧的播放数量。
自此,韩剧面临了非常大的挑战。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离不开两个原因。
一是韩剧的模式过于固定,缺乏创新。
固定模式下的韩剧,导致观看韩剧数量颇多的观众来说,剧情发展是很容易猜的。
不论是哪一种剧本,剧情的发展大多逃不了男女主相遇 产生矛盾 阴差阳错住在一起 逐渐产生感情 因为某件事导致不能继续在一起 在一起。
绝大多数的韩剧发展正是这个轮廓。
一是以韩剧为主的韩流文化,在单向输出过程中所造成的文化逆反心理。
伴随韩流的强势推动下,在韩国向周边国家输送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之余,一种文化优越感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
另外,作为文化输出的产品,韩剧中时不时出现的韩国 历史 观、饮食以及文化习俗也让周边的国家产生了逆反心理。
2012年之前,逐渐式微的韩流凭借着偶像团体再次登顶。
韩剧也随之重新回到大众的观剧清单。
2019年,韩国成为了世界排名第三的文化大国。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韩剧的模式发生了不小的转变。
尽管《来自星星的你》、《继承者们》等多部电视剧在当时有极高的热度,让已经登顶的韩流文化多了一个筹码。
但是,电视剧完结则意味着讨论的完结。
平日里观众讨论最多的并非这些作品,而是有着比爱恨情仇更深一层次的带有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
正因如此,韩剧不再是标配着车祸、绝症与失忆的虐恋苦情剧,也不是为爱情至上的青春偶像剧。
相比之下,现在大多数高分韩剧的共同点则是现实性。
之前惊天动地的感情,如今的韩剧中也或多或少的被一笔带过。
甚至,很多电视剧中,爱情不再是剧中的唯一 情感 。
哪怕是没有爱情,剧情发展也不会变的突兀。
也不再凭借浪漫玛丽苏这样不切实际的爱情吸引,而是从作品本身,从自洽的逻辑,从与观众贴近的生活来吸引。
自此之后,爱情逐渐退出了韩剧中心的地位,替代它的则是救赎。
豆瓣高分韩剧榜单中,大多数的韩剧都有这样的规律。
要么是救赎自己,要么是救赎他人,不论是在何种类型的电视剧,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
刚刚完结的《恶之花》在剧情不明朗的时候,主角都贤收一直被认为是杀人凶手。
剧情慢慢展开,真相慢慢浮出水面。
真相挖掘的过程只是这个电视剧最为浅层的内容,更深一层次的内容则是女主救赎男主的过程。
被同乡人用异样眼光看待的男主,日常生活中没有感情波动,甚至在镜子面前跟着视频学习表情变化,直到后来女主深陷困境,才发现自己的感情原来都埋藏在心里。
剧本的主题与剧情的设计,自然离不开编剧与导演的深度合作。
在豆瓣高分韩剧榜中,三部作品都在其列的申源浩导演与李祐汀编剧,可谓是编剧与导演深度合作的典范。
二人从籍籍无名逐渐成长为韩剧的黄金搭档。
成名之前,申源浩导演只是综艺节目的导演,李祐汀也是综艺节目的作家。
在二人作出转型拍电视剧的决定之余,罗英石还向他们泼冷水,打赌他们不会成功。
被同辈泼冷水的申源浩与李祐汀并没有气馁,反倒是说了这样的话:
“我们的工作,什么时候计较过成功、失败呢?我们通常只因为有趣,就会想参与。
开始做《两天一夜》时,我们知道会成功吗?还不是我们自己做的很开心而已。
这次也是,我是第一次写连续剧,出乎意料地有趣,如果搞砸就搞砸吧。
”
事实证明,只要老罗打赌,就没有成功的时候。
申源浩导演与李祐汀编剧凭借“请回答”系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如今二人已经和罗英石成为TVN的标志性人物了。
说到申源浩、李祐汀与罗英石,就不得不说一下TVN。
在曾经韩国SBS、MBC 、KBS电视台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改变了,TVN与JTBC已经有了后来者居上的趋势。
三大台则与之相反,展现的则是一种颓势,尤其是MBC电视台。
作为无线电视台的MBC,自然而然地比TVN等有线电视台掌握着更多的资源。
但是播出的电视剧水准可谓是日益消退。
不仅播出的电视剧犹如鸡肋,就连拒绝的作品也先后获得大赏。
比如MBC近两年推掉的电视剧也是如《棒球大联盟》、《山茶花开时》分别在SBS、KBS播出,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山茶花开时》将第56届百想艺术大赏的最佳男配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奖以及大赏都收入了囊中,而《棒球大联盟》也在第56届百想艺术大赏中收获了一项奖项。
MBC不同往日,无线台竞争日益激烈,有线台则粉墨登场,开始瓜分韩剧市场。
TVN与JTBC近几年推出的优秀电视剧,基本将三大无线电视台打下来的江山重新洗牌。
尤其是TVN,在观众心目中已经达到了“TVN出品,必是精品”的共识。
甚至在观众的脑海中形成了“无线电视台的对岸=TVN金土剧”的深刻认识。
TVN自然不孚众望,推出的《信号》、《秘密森林》、《未生》,“请回答”系列,“机智”系列的收视率都一路飙升,评分也一路高歌猛进。
之所以会这样,除了编剧创作的剧本完美,导演镜头下的表演干净利落,演员的表演也是十全十美,更重要的则是作品的本身。
救赎是躲不开的主题,如何升华,如何贴近现实是这些作品做的比其他作品好的地方。
正因如此大家对于TVN的期待也随之水涨船高。
而如今的韩剧,已经不再是千禧年热播的韩剧了。
从1962年到2020年,韩剧的制播模式、剧本内容以及制作团队等多方面发生了巨大改变。
而这些改变推动着韩剧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当年只谈风花雪月的韩剧,如今也在现实主义题材上走的愈来愈远。
批判政府、批驳法律、揭露 社会 “恶”的一面、升华电视剧意义,成了当下韩剧的重中之重。
相比国产剧,在1958年的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瓶子》。
这部电视剧时长虽然还不及半小时,但是当时的观众反响相当热烈。
事到如今,电视剧 历史 比国产剧 历史 还短的韩剧,已是后来者居上的姿态。
从中,国产剧又有哪些方面可以汲取经验?
1、电视剧中文化的传承与利用必不可少
看韩剧的过程中,最让人动心的莫过于剧中人物聚在一起吃烤肉、吃拉面的时候了。
演员的那种幸福感,在观看的过程中,让人有一种置身于里面的感觉,甚至恨不得马上点一份外卖和他们一起吃。
而这正是韩国文化在韩剧中的推广。
通过韩剧,我们不仅仅能够感受亲情、领悟爱情,还能够了解韩国的文化。
韩国的烧酒,拉面的品牌以及韩国人引以为豪的饮食,不正是通过韩剧才让我们这些外国人能够得以了解,并且会产生好奇心,而好奇心则会带动韩国这些产品的出口。
可谓是一箭双雕。
2、细节处理完美,内容精炼到位
内容冗长,是很多国产剧共同的毛病。
原本二十集的内容,经过剪辑、拼贴以及添加无关紧要的剧情、毫无意义的对话,活生生的拉长到五十集。
这样的做法,导致不舍得弃剧的观众视作品犹如鸡肋一般。
不仅消耗了观众的耐心,也让制作团队的能力遭到了质疑。
除此之外,细节处理的不够严谨也是国产剧常有的问题。
相比细节狂魔申源浩导演的作品来说,可以说相差甚远。
申源浩导演作品在细节处理上,非常的细致。
所有的镜头没有一个是多余的,哪怕这一幕的镜头难以思考其意义,往后多看几集其意义自然就能明了。
令人印象深刻的则是《请回答1988》第八集警察局这一场戏,以1988年12月为背景的警察局,在通告栏上清楚明了地张贴着一张通缉令。
而这张通缉令所通缉的人正是当年“华城连环杀人案”的杀人凶手。
这一细节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关注,直到去年杀人凶手被抓的时候才被爆出。
不得不说,电视剧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节。
3、生硬植入的广告,使观众丧失观看乐趣
《沉默的真相》从播出后就获得了一致好评。
但是这部作品却因为广告植入而被人所诟病。
电视剧才开始,紧张的情绪还未来得及调动起来,毫无准备的中插广告让绝大多数观众丧失了观看的欲望。
而且,在电视剧中明显的广告植入就有莫小仙、999感冒灵颗粒与良品铺子。
生硬的广告植入,与剧情、场景格格不入的存在,在当下电视剧并不少见。
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在2013年的热播剧《咱们结婚吧》中,植入广告就多达49个。
更有甚者,则是在2010年推出的《金婚风雨情》中,一集电视剧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进行广告植入。
这样的植入,非但没有起到宣传的作用,反而激起了观众的逆反心理。
在电视剧广告植入方面,如何做到不生硬、不俗套,但是效果满分是很多国产剧制作团队需要向日剧、韩剧学习的地方。
4、提升编剧地位,掌握拍摄的话语权
韩剧的制作团队,编剧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著名编剧金恩淑,在韩剧市场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在TVN播出的《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成功打破《请回答1988》的收视率,成为TVN收视率的最高纪录保持者。
这样的编剧在选角过程中,也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李栋旭为了能够出演这部作品,也是千方百计的与金恩淑编剧搭同一班飞机。
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李栋旭不断的毛遂自荐,最终打动了金恩淑编剧的心。
而中国市场的编剧,则面临着诸多困难。
写的作品被剽窃、被修改的面目全非,在选择参演演员中也没有丝毫的话语权,只能依从导演与制作方的想法,修改剧本,给某些演员加无关紧要的戏份。
这样,逐渐失去话语权的编剧,地位也随之下降。
看似正常的现象,实际上并不正常。
韩剧市场的逐渐突破,使得很多国产剧也纷纷效仿。
希望能够通过翻拍韩剧,达到原版爆红的效果。
不加思考的复制,自然不会取得期待的成功。
尽管国产剧与韩剧还是有一段的差距,但是这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逐渐变小,甚至国产剧在某些方面完全超越了韩剧。
2020年最让人赞口不绝的两部电视剧,无疑是迷雾剧场推出的《隐秘的角落》与《沉默的真相》,他们的播出让对国产剧失望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颠覆国产剧剧情冗长的模式,从开局到结局,没有一个细节是累赘的存在。
而这两部作品能够正常播出,也在侧面的证明我国的审查制度不同以往的“一刀切”模式,审查制度的完善让很多观众看到了未来通向分级制度正式实施的曙光。
除此之外,效仿韩剧周更模式有些不切实际。
尽管韩剧周更的模式很受观众喜欢。
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在韩国实施已经困难重重,更不要说在国内推广了。
在其他韩剧一周双更的情况下,申源浩导演新作品《机智的医生生活》
则采取了季播与一周单更的模式。观众直呼看不够的同时,申源浩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如果大环境不改变的话,我们大脑所创造的内容也不会改变。
考虑到各种因素,就会质疑是否还能一直拍出周播两集的电视剧,希望我们剧组这次能够成为新的模式。
”
韩剧一周双更的模式,让很多剧组都叫苦不迭,不仅要紧跟时事潮流,还要根据观众的喜好来进行剧情的修改。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并且能够与电视台再续前缘,播出自己新的作品。
这样模式在理想化是很好的,通过外界刺激使得剧组提升自我。
实际来看,这样导致了剧组人员工作强度高负荷,身体精力难以跟上,并且在不 健康 的工作环境没有办法做出更好的作品。
相比之下,国产剧的播出模式好很多。
拍摄结束,审查通过之后再播出。
前期的准备工作完结之后,在视频平台播出之后,一旦剧情吸引人则会形成观众希望尽快看到结局的场面。
超前点播正是此情况的产物。
超前点播有利有弊,而且国产剧的拍摄方式稳妥不假,但实际操作起来类似于赌博。
无法准确掌握观众的喜好的拍摄会让制作方孤注一掷,最终收视率情况,视频平台播放情况等等都是不可预料的。
《恶之花》的故事完结,尽管故事俗套,但是仍然是韩剧突破自身模式中一部有着意义的作品。
因为在这部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互相救赎的力量,以及言语才是真正的恶。
而这些与当下也高度契合。
如今,不再只谈风花雪月的韩剧,也迎来了它的转折点。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