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之租赁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条 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品质向承租人交付租赁物。租赁物交付时,租赁期始。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出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品质交付租赁物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第二条 承租人对租赁物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但不得转让租赁物或者将租赁物设定任何担保物权。未经出租人同意,承租人不得转租租赁物。第三条 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租赁物,不得改变租赁物性质或者使用方式。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租赁物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第四条 承租人应当妥善保管租赁物,并承担相应的保管责任。租赁物因承租人使用不当造成的毁损灭失的,承租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五条 出租人应当对租赁物进行维修,并承担相应的维修责任。维修费用由出租人承担,特殊约定的除外。第六条 承租人因租赁物存在重大瑕疵不能正常使用的,可以解除合同或者要求减少租金。承租人按照约定的条件对租赁物进行维修的,可以从租金中扣除相应的维修费用。第七条 租赁合同期满后,承租人应当及时返还租赁物。承租人未及时返还租赁物的,应当承担逾期返还责任。第八条 承租人无权以租赁物存在瑕疵为由解除合同,但租赁物存在重大瑕疵,影响正常使用,出租人又不及时维修的除外。第九条 承租人转让企业或者个人财产时,租赁合同随之转让的,受让人应当承担原承租人的全部义务。出租人不承担连带责任。第十条 租赁物因不可抗力原因毁损灭失的,出租人不承担赔偿责任。承租人因不可抗力原因不能使用租赁物的,可以免除相应的租金。第十一条 出租人逾期交付租赁物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或者要求赔偿损失。出租人逾期交付租赁物给承租人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或者要求赔偿损失。第十二条 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或者要求支付租金以及利息。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给出租人造成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或者要求赔偿损失。第十三条 出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条件对租赁物进行维修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或者要求出租人承担违约责任。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条件对租赁物进行维修给出租人造成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或者要求赔偿损失。第十四条 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让租赁物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或者要求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让租赁物给出租人造成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或者要求赔偿损失。第十五条 承租人转租租赁物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或者要求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承租人转租租赁物给出租人造成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或者要求赔偿损失。第十六条 出租人或者承租人一方违约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解除合同后,承租人应当返还租赁物,出租人应当返还租金。第十七条 承租人无故解除合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出租人无故解除合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承租人因此遭受的损失。第十八条 租赁合同的无效,不影响当事人关于租赁物返还及违约责任的约定。第十九条 本解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