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7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法国首都巴黎盛大开幕。
当歌后席琳·迪翁标志性的歌声响彻巴黎街头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席琳·迪翁在埃菲尔铁塔献唱)
这是她在确诊僵人综合症后,首次在公众面前演出。
什么是僵人综合症?席琳经历了怎样难以想象的痛苦?
这些在小派今天推荐的这部席琳的自传体纪录片《这就是我:席琳·迪翁》里都能找到答案。
《这就是我:席琳·狄翁》
I Am: Celine Dion

01
抗击病魔
2022年12月8日,席琳向公众公布了自己身患僵人综合症的消息。
这种病也叫“木头人”,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自身免疫和神经系统疾病。
病人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女性,一百万人中可能只有一人患病。

(《这就是我:席琳·迪翁》截影)
僵人综合症通常会导致躯干四肢肌肉僵硬以及痉挛症状。就诊不及时可能会演变成一种持续的状态,严重地可能会导致瘫痪,甚至猝死。
影片中记录下了席琳发病的全过程。她瘫倒在床上,肌肉僵硬,不受控制,双目圆睁,嘴角不住地抽搐着,痛苦地呻吟着……

(《这就是我:席琳·迪翁》截影)
这位传奇歌后从前一直以最完美的面目示人,而如今她决定将自己最脆弱、最不堪的一幕呈现给大家。
她隐瞒这一切,已经16年了。

(《这就是我:席琳·迪翁》截影)
早在2008年初,席琳就已经出现了早期症状。她的声带、喉咙不适应,她不得不靠吃药来维持行动和吞咽能力。
药物剂量也逐渐提高,20毫克、30毫克、40毫克,一直到足以致死剂量的90毫克。
一片药物只能维持20分钟的药效。有时候席琳唱着唱着药效就消退了,她只能狼狈得逃回后台,吃过药再现身,有时候再也没有回去。

(《这就是我:席琳·迪翁》剧照)
即使这样,席琳依旧坚守着舞台,坚守着自己的歌唱事业。
各种理由她都用过了。鼻窦感染、耳部感染,有时候席琳会把麦克风对着观众示意他们继续唱,有时她会拍拍麦克风,假装是麦克风出了问题。

(《这就是我:席琳·迪翁》截影)
“这个秘密太沉重了,我承受不了了,我不想再撒谎了。”
02
音乐天后
1968年3月30日,席琳·迪翁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
她是家中的第十四个孩子。一家人虽不富裕,但很有爱,幸福美满。

(席琳·迪翁一家合影)
席琳遗传了父母的音乐基因,5岁就登台演唱,12岁时就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歌手了。
在家人和著名经纪人雷内·安吉利的助力下,席琳·迪翁的歌唱才能被发掘。这个被家乡媒体恶毒攻击为“犬迪翁”(牙齿难看,长相丑陋)的女孩先后在日本、法国赢得大奖。

(少年席琳·迪翁照片)
14岁名满天下,她给那些只会以貌取人的媒体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之后四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席琳·迪翁共发行了27张专辑,卖出了2.5亿张唱片。她获得的奖项更是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席琳至少获得了1100个奖项,囊括了全世界的所有知名音乐奖项,格莱美奖、世界音乐奖、朱诺奖……拿奖拿到手软。

(《这就是我:席琳·迪翁》截影)
命运的嘲弄在席琳的后半场悄然降临。
40岁那年,她的一生挚爱雷尼患癌去世;54岁那年她被诊断为僵人症。

(《这就是我:席琳·迪翁》截影)
在饱受折磨后,席琳依旧保持着乐观的精神和勇气。
“如果我跑不动了,我可以走路,如果我走不动了,我就爬,但我绝不会停下来!”
03
点评
本片最打动小派的,除了席琳直面病魔的勇气,还有她那未经修饰的素颜。

(《这就是我:席琳·迪翁》截影)
曾经那位英姿飒爽的天后,被岁月摧残后,只留下饱经风霜的面容、沟沟壑壑的皱纹,以及面对病痛无力的挣扎。
席琳身上背负的东西太多了。她一定很想告诉大家,自己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也会老去,也会痛苦,也有不完美的权利。

(《这就是我:席琳·迪翁》截影)
罗曼·罗兰说过,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衰老是万物规律,不幸是人间常态。
我们每个人迟早都会参透这个道理。

(《这就是我:席琳·迪翁》截影)
我们无畏、我们反抗、我们失败、我们失去、我们哀悼。
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们终将与生活的不如意和解,接受一个又一个时代的终结。
图源于网络 / 图片
石安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