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蜘蛛侠英雄远征豆瓣看超级英雄电影的魅力与观众的期待 (蜘蛛侠英雄无归)
引言:超级英雄电影的崛起
近年来,超级英雄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电影《蜘蛛侠:英雄远征》不仅提升了蜘蛛侠这一角色在影迷心中的地位,也进一步引发了观众对超级英雄电影的热议和期待。通过对该片的分析,我们可以探索超级英雄电影的魅力所在,以及观众对这些影片所寄托的期待。
故事情节的构建
《蜘蛛侠:英雄远征》的故事发生在复仇者联盟系列大事件之后,彼得·帕克(蜘蛛侠)的身份和他的日常生活被掺杂在一起,展现了他在失去斯坦·李之后的内心挣扎。影片巧妙地将青春成长的主题融入到超级英雄的冒险中,描绘了对于责任和勇气的探讨。彼得不仅要面对超级反派的威胁,还必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问题,这种深刻的人物塑造让观众在紧张的战斗中体会到成长的艰辛。
视觉效果与特效的魅力
超级英雄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出色的视觉效果。《蜘蛛侠:英雄远征》在特效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尽善尽美。影片中的城市建筑、飞翔场景以及特效战斗都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超能力世界。蜘蛛侠在空中摆荡的流畅动作以及与反派的打斗场景,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角色塑造与情感共鸣
影片中的角色不仅仅是超级英雄,还有普通人的生活。彼得·帕克在学校中的生活、与同学们的互动,特别是与米茜的感情线,都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真实和共鸣。彼得的成长和自我认知让人感到亲切,很多年轻观众能够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进而引发对责任与爱之间关系的思考。这种情感的交融不仅增强了影片的代入感,也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角色所承受的压力与挑战。
超级英雄电影的文化现象
随着超级英雄电影的流行,相关的文化现象也不断涌现。影片中的英雄形象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象征,代表着勇敢、正义和希望。在《蜘蛛侠:英雄远征》中,彼得·帕克作为一个普通少年,承载了很多年轻观众的梦想和追求。观众不仅仅是欣赏一场视觉盛宴,更是通过电影看到自己希望具备的品质。超级英雄电影逐渐变成了一种文化表达,成为了时代精神的载体。
观众期待的多重维度
观众对超级英雄电影的期待不仅仅局限于精彩的打斗和震撼的特效。许多人希望通过这些影片探索更深层次的主题,比如友情、爱情、责任、牺牲等。同时,观众也渴望看到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角色的成长。在《蜘蛛侠:英雄远征》中,这些期待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给予了观众一个既惊艳又感人的观影体验。
影响力与未来发展
《蜘蛛侠:英雄远征》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不仅仅是票房的胜利,更是对超级英雄电影品牌价值的体现。随着越来越多的超级英雄电影出现在大银幕上,观众的期待也在不断变化。未来的超级英雄电影需要在保持高质量视觉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故事的深度与角色的复杂性,这样才能继续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期待。
结语:魅力与期待并存
总体来看,《蜘蛛侠:英雄远征》在多个方面都展现了超级英雄电影的魅力,它不仅为观众提供了视觉的享受,还通过细腻的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引发了深层次的思考。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观众对超级英雄电影的期待也将不断提升。我们相信,未来的超级英雄电影将继续在这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时代,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如何评价电影《蜘蛛侠:英雄远征》?这部电影中有哪些亮点?
两个月前,经历了一场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午夜首映。
3个小时,我从期待,兴奋,到忐忑,不舍,再到崩溃。
…《复联4》。
一场终局之战,引爆了所有影迷的眼泪。
现在看来,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在完成一个使命:换代。
它是终点,也是起点,既预示着老牌角色的落幕,也暗示着新英雄的崛起。
如你所见,漫威最牛逼的地方,就是让你看见痛苦,看见死亡,看见别离,再洞见失去。
我们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场彻底的青春告别,是一部完美的收官之作。
且慢。
听听漫威影业CEO凯文·费奇怎么说:
《复联4》才不是漫威电影宇宙第三阶段完结篇。
漫威这11年,过去22部电影的真正终章,是它。
钢铁侠谢幕之后,漫威下一个十年的中心人物,是他。
钢铁侠的一个响指,撕开了平行宇宙的次元洞。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新的危机。
来自未知宇宙的强大反派团体「元素众」,化为水、火、地、风四大元素,试图摧毁地球。
另一平行宇宙的超级英雄「神秘客」,一路追踪元素众穿越平行宇宙,与蜘蛛侠一起,平息危难。
打住。
我知道你已经有些不耐烦:怎么又是拯救地球?地球人早就受够了?
怎么又是平行宇宙?这个设定已经成为漫威万金油?
问题来了。
看惯了套路满满的被蜘蛛咬到的腻味桥段,听多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陈词滥调。
在众多关键故事情节已烂熟于胸的情况下,在蜘蛛侠的精神和形象已深入人心的前提下,如何在俗套中找到新意?
所幸,漫威为这个看上去毫无创新可能的故事,找来了一个胆大有趣的导演:乔·沃茨。
这位年轻导演没有随大流地拍一部平庸冗长的超级英雄成长史。
而是独辟蹊径,直接舍弃了所有关于蜘蛛侠起源的赘述,短平快地选择了一个青春的切口,去解析一个普通人,在成为超级英雄之后的心路历程。
故事中,那些套路和反套路安排、真实与表象的穿插、角色插科打浑般的对话,冲突与矛盾的爆发,特效和打斗设计…都颇具创意,充满诚意,为商业爆米花电影,为超级英雄爽片做出了教科书般的示范。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最后双彩蛋十分精彩,尤其是第二个彩蛋在将整个故事进行反转之余,也预示了之后十年漫威宇宙的故事走向。
剥开超级英雄外衣,这其实是一部反漫威老套路的,青春片。
当小蜘蛛经历了那一场「不惜一切代价」的大战,当全世界都将「成为下一个钢铁侠」的希望投注至他身上。
他满脑子想的,却是如何在去欧洲各国游玩的时候追到女神。
他在逃避,逃避成长,逃避超级英雄的责任,逃避拯救世界的使命,逃避托尼的离开。
他笨拙、幼稚、爱闯祸、不靠谱。
直到他被逼上梁山,被迫成长。
这部《蜘蛛侠:英雄远征》,无疑是最接近斯坦·李创作初衷之作。
作为漫威第一个少年英雄,蜘蛛侠的迷茫从来不苦大仇深,他的困扰,和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扰,是如此相通。
他面临的那些难题和困境,其实我们都曾拥有过。
还记得吗,《复联3》中,小蜘蛛面临灰飞烟灭。
临死前,他抓住托尼,说:我不想死。
那一刻,他的确不像个视死如归的超级英雄,反而表现出一种极大的无助和脆弱。
那一刻,他只是个16岁的,高中没毕业的孩子。
小蜘蛛和钢铁侠的关系,早就情同父子。
蜘蛛侠和钢铁侠其实很像,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不想当超级英雄,可世界需要超级英雄,英雄也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选择」。
为此,他曾迟疑过、恐惧过、逃避过…
11年前,漫威宇宙以《钢铁侠》作为漫威第一阶段的开局。
当初托尼被丢进黑暗,困于山洞,他用铿锵有力的一锤锤,敲出那套战衣,也敲出了所有故事的开始。
现在,漫威宇宙第三阶段,以《蜘蛛侠:英雄远征》结尾。
小蜘蛛继承了托尼的眼镜,在飞机上制作新战衣的时候,初代英雄和新生英雄终于完成了一次充满仪式感的接棒。
这一次,漫威不想做割裂式的颠覆,而是恰如其分地继承和创新。
这一次,小蜘蛛的世界里,再也没有钢铁侠。
即便街头巷尾有随处可见的钢铁侠喷绘,即便艺术教室墙上挂着钢铁侠的画,即便整个世界都有关于钢铁侠的怀念,但曾经那个为自己遮风挡雨的「钢铁老爸」,不会再出现了。
遗憾,不只这一个。
曾经,斯坦·李曾公开承认,在他创作的所有超级英雄中,最喜欢的,就是蜘蛛侠。
但这也是2002年以来,第一部没有斯坦·李老爷子客串的蜘蛛侠电影。
上世纪90年代,穷途末路的漫威,把「亲儿子」蜘蛛侠,以低价卖给了索尼公司,辗转多年,这个王牌IP再次回到漫威怀抱。
兜兜转转,无论蜘蛛侠归属索尼还是漫威,作为老牌英雄,他一直以来都是漫威最受欢迎的漫画角色,没有之一。
说到底,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蜘蛛侠?
还记得,那一年,彼得·帕克还是纽约皇后区的一个小男孩…
他戴着钢铁侠的面具,希望能和自己的偶像一样,成为超级英雄,飞檐走壁,拯救世界。
16岁那年,他拥有了突如其来的超能力,成为了蜘蛛侠。
与其说他是一位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不如说是个不谙世事的普通高中生。
爬上高楼,他会腿软;参加完混战,他在酒店对着摄像头兴奋个不停;见到女神,他又话都说不利索。
他从里到外都透着孩子气:穿着NB鞋,脖子上挂着耳机,听着嘻哈乐,毛毛糙糙,暗恋校花,参加舞会,跟同学吹牛逼。
让死党为泡妞计划出谋划策,给老奶奶指路,有各种各样属于青春期的小心思。
归根究底,他是最接近我们普通人的超级英雄形象。
他在展现自己英雄面的同时,也在向我们透露着他的平凡面。
或许,蜘蛛侠的本质,就是一部平民史诗。
摘下面具之后,蜘蛛侠和普通高中生,和普通的我们没什么不同。
从懵懵懂懂,到独当一面,从刚开始不太懂超级英雄是什么。
到他最后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自己。
漫威像是在用这位「无限接近平凡的蜘蛛侠」,重新解构一次超级英雄,告诉我们:
懂得平凡,才是英雄。
你,也可以是你自己的超级英雄。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一碑电影
《蜘蛛侠英雄远征》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蜘蛛侠英雄远征》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蜘蛛侠英雄远征》观后感1
第一次看电影首映就是在这个暑假。半夜十二点还有这么多人看,看来蜘蛛侠一定很好看!听说是复联四之后,纪念钢铁侠的后续,真是好兴奋呀!
这个故事发生在复联四之后,蜘蛛侠彼得伤心不已,决定和同学旅行放松,也准备和心爱的女孩求婚。
可谁知收到了神盾局局长尼克的电话,又让自己执行任务了,可他没有空,他要和朋友去旅行。
可尼克怎会罢休呢,他用高科技改签了彼得的航班,这使彼得明白,他不得不要放弃旅行了。
在钢铁侠死后,留给了彼得一个珍贵的道具眼镜,可以控制外太空的无人机,可却被神秘客骗走,控制无人机,无人机投出影像,制造假像来欺骗大家。
彼得知道了真相,变身蜘蛛侠准备把眼镜抢回来,可是有了眼镜的神秘客利用幻想使他把现实世界和投影虚幻世界搞混了,被神秘客轻而易举地打败了。
这时,彼得开始害怕了,他想念钢铁侠,他认为自己不能完成任务,钢铁侠的同事哈皮安慰他说:钢铁侠是不会看错人的,因为你是蜘蛛侠,你要明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他给彼得做好了新的战衣,他的女朋友捡到一个无人机,给他发出弱点,信心满满的蜘蛛侠重新登场了!他引开无人机,直奔神秘客,在满是无人机的天空翱翔。
他抓住神秘客,在准备惩罚他之前,彼得不再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他向右一拳,刚好打在神秘客身上,原来眼前的也是假像。
最终彼得消灭了所有的无人机,克服了恐惧。
这部电影很震撼,它告诉我: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蜘蛛侠英雄远征》观后感2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先生说过,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
升得越高,责任愈重。
权利的扩大使责任加重。
同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每一代蜘蛛侠的肩膀上,都扛着这么一句话,扛着这样的责任,强大的力量,似乎就应该除暴安良,就应该成为万众瞩目的影响。
怀着对英雄的崇敬,我和好朋友一起观看了《蜘蛛侠英雄远征》这部电影,电影里的蜘蛛侠是让我崇拜的英雄,让我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正能量。
放暑假的时候,帕克的老师领着他们班去了法国。
帕克计划好追求自己的女友MJ,结果他们在第一站的时候就遭到了元素水怪的袭击。
一名叫神秘客的英雄从天而降打败了水怪,帕克也变身成蜘蛛侠去帮助神秘客。
到了晚上他们回旅馆的时候,他的寝室中竟坐着多年的好友,好友把他带到了他的基地,神秘客和很多英雄都在那里。
好友送他了一副眼镜,那是花费上亿元的高科技。
此事之后,他和神秘客又一起打败了很多怪物,帕克就把那副伊丽莎眼镜送给了神秘客。
他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突然发现那些怪物都是神秘客用数亿台投影仪和无人飞机制作出来的假象,神秘客便再三让他和他的同学们受到迫害。
他又找到一位富翁好友沙皮,把他从灾难中带到他的私人飞机上,并制作了新的战服。
经过他的努力,他又赢回了伊丽莎眼镜,成功的把神秘客打死了,他的女友也被他的举动感动了。
电影中的蜘蛛侠其实和我们生活中很类似,生活中有邪恶的存在,也有正能量的存在,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大起大落,有挫败、有磨难、有成就、有荣誉,最终要看我们的内心,是被磨难打败,从此一蹶不振,还是继续拼搏,为梦想去努力。
看完这部影片,我在想,如果我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我会怎么做?妈妈说,根据我目前的表现,经历挫折的我,有时会像打不死的小强,会不停的努力下去,但是我也可能接受不了,从此消沉。
妈妈说,我有两个我,一个是表现好的我,一个就是那种有点小邪恶的我,时不时的会出来干扰一下我的想法。
不过这部影片,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强大,知识的力量,我认为目前我要努力学习,要不断去挑战我不会的难题,要对我的未来,我的人生有个小小的规划,不断去突破每一个出现的问题,而不是抱怨和闹情绪,相信我自己一定可以让优秀的我战胜那个有点小邪恶的我,加油!
《蜘蛛侠英雄远征》观后感3
《复仇者联盟四》之后,蜘蛛侠彼特·帕克回到了学校,不想再担负超级英雄的责任,他只想回归简单的高中生活,在社区观众面前做一场表演秀,和同学们玩在一块,筹划向心仪的女孩表白……学校组织了一次巴黎旅行,途中彼特和同学们遇到了“水元素众”的袭击,一位能力强大的“神秘客”也同时出现,他与彼特联手,打败了水元素众。
元素众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神盾局局长的要求下,彼特和神秘客继续联手,“拯救”了布拉格的一场危机。
相处的过程中,神秘客慢慢的赢取了所有人的信任,年轻的彼特在他身上看到了钢铁侠的影子,对他更是深信不疑,甚至把钢铁侠留给他的智能眼镜——伊迪丝,赠与了神秘客。
但没想到,神秘客居然是反派,那些元素众只是无人机造成的幻想。
意识到问题的彼特,开始了反击。
在电影的最后,彼特打败了神秘客,拿回来伊迪斯的控制。
《蜘蛛侠》的评价褒贬不一,无人机和高科技眼镜的表现几乎压倒了蜘蛛侠本身,可我却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英文原名是Far from home,说的是一个离开家发生的故事,这里的Home,既可以理解成彼特纽约的家,也可以理解成复仇者联盟这个团队。
在过去的几部漫威电影里,彼特一直是钢铁侠的忠实小跟班。
拯救世界的行动,他只需要听从钢铁侠的指挥,钢铁侠为他打造战衣,为他承担犯错后需要肩负的责任,在许多日子的磨合里,他们如父如子,复仇者联盟,其实也是托尼给彼特的一个“家”。
钢铁侠谢幕,彼特失去了自己最尊敬的引路人,失去了“父亲”,虽然继承了“伊迪斯”,但你期待小彼特敢勇当先?别忘了,他只是一个16岁的少年。
记忆犹深《复3》里,彼特受到了灭霸响指的影响,即将化灰。
他握住钢铁侠的双手,眼里全是恐惧,泪流满面不停地在说:“我不想死,史塔克先生,我不想死……”哪有人不怕死。
即使每一个少年都曾经有一个英雄梦,在亲身经历五年的消失以后,在即使有非凡的超能力,却无法挽救自己敬爱的史塔克先生时,你不该寄望一个高中生负任蒙劳,委众投艰。
这让我突然联想起《狮子王》的故事,从小就被赋予未来国王之荣耀的辛巴,经历了木法沙的死亡后极度怀疑自己,后来能够开心长大,也是因为快乐三人组的蓬蓬和丁满告诉它——忘记过去,逃避!逃避与轻信他人,都是少年的特点呀!《蜘蛛侠》里Happy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可也许少年并不想要这顶王冠呢?拿到伊迪斯眼镜的彼特,最先做的却是用卫星偷看情敌短信,这才是既欢乐又符合少年个性呢。
即使一路在神盾局老大安排下配合打怪,后来意识到自己错误需要亲自纠正,我感觉彼特都并不是主动积极的,只是不得不这样去做。
彼特的心理转变,不得不说郁金香花海上的一次对话,仍然是钢铁侠的助理Happy告诉他,托尼并不是彼特心中那么完美,他也对自己充满了怀疑与否定,认为自己一辈子没有做过什么正确的事情,但唯一正确的是选择了彼特作为接班人。
少年是最容易心潮澎拜受到鼓舞的,尤其是来自自己最敬爱的人。
《狮子王》里的辛巴凝望水中的倒影,父亲的荣耀不是因为他生来为王,而是爱、勇气和责任。
“The past can hurt。
But I think you can either run from it or learn from it。
”狮子王里的经典台词,过去让我们经受痛楚,但我认为你可以选择逃避或者向它学习。
经历过创伤,一心想逃避的彼特和辛巴,都因为爱而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不能逃避,又因为责任而即使心有畏惧仍然勇敢向前,这才是影片最精彩的地方。
远离家园,少年的成长,爱与责任,责任与勇气,这也是漫威大片不变的主题呀!
大卖117亿的《蜘蛛侠英雄无归》豆瓣评分暴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从情怀来说,这部集齐了一二三代的蜘蛛侠,是惊喜;从剧情来说,打咩!就算是漫威为了通过多元宇宙引出之后的漫威宇宙的布局,这个衔接也相当牵强。
首先,小蜘蛛的人设模糊。
老爷子亲自认证的荷兰蛛,在英雄远征之前我也觉得他的塑造相当贴合角色,青春又活力。
英雄远征里,对一代利兹的消失没有反应,没有交代突然爱上了赞姐MJ,我?好吧,毕竟MJ是女主;失去了像mentor的一样的铁人后,荷兰蛛是靠自己获得了成长,但是对于他一开始觉得自己不配,随便交出tony留给的伊迪斯,我?。
漫威吃了A4的红利,买了一大波铁人的情怀奶了荷兰蛛,整部远征看下来我全程铁人PTSD,感觉荷兰蛛成长了但是没完全成长,不过结局算是巧妙引出了后面一部(虽然我对于神秘客讨厌的是tony为什么要曝光彼得,曝光对他和他team有什么好处这一行为感到迷惑。
来到这一次的英雄无归,三代同堂的新闻炒的沸沸扬扬,上线的推迟又吊足了胃口。通过史传奇彻底接入了多元宇宙,串联起了一二三代,我相信很多人看到章鱼博士出场就很激动了,加菲toby出现简直要起飞!
但是!我们经历了外星紫薯大战,鱼缸头欺骗的荷兰蛛依旧如同普通高中生一样,通过朴实无华的抢夺打算拯救其他电影里彼得的死对头,但凡你和史传奇好好沟通也不会生出那么多事。
整部电影里我感到最好笑又无语的地方就是彼得在happy家靠着铁人的留下的箱子(是的,没错,又是我们的tony在奶)轻松给老几个反派搞修复装备,还有后面三蛛在学校实验室整出了这些道具,真的是相当随便了。到了电光人抢走了铁人的反应堆,老子简直要气炸了,你就糟蹋tony的东西吧!
还有很疑惑的一个点,在英雄归来里,tony和荷兰蛛的对话中似乎体现了荷兰蛛也经历了本叔叔的离世和名语句,历代蜘蛛侠的设定中本叔叔是奠定蜘蛛侠人设的关键人物,但是这一代的蜘蛛侠似乎有他的本叔叔,但又不完全有,甚至我感觉铁人代替了本叔叔的设定(第一部的点拨+A4的离世)。
直到梅姨被反派杀害,离世前说出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难道这一蜘蛛侠塑造的关键点又跑到梅姨身上了吗?三蛛在屋顶聊到这句话时,一二代表明是本叔叔说的,荷兰蛛的反应像是这句话只从梅姨口中听过。
这三点差不多是我对于这部电影最大的降分(情怀滥用/剧情逻辑/人物设定)。
最喜欢的地方:蜘蛛三兄弟的实验室合作,战斗合作,相声合作(不是)当时刚下完枪版随便一拉进度条正好是加菲蛛接住MJ后欣慰又痛苦的表情,即使还没有看任何的前后内容,眼泪当时就涌出来了,加菲的表情真的相当抓心了,整部中每一次提到格温他的眼睛总是温柔又遗憾的泪光。